郭毅的研究生報考策略屬於“兩本一跨”,即:本地區、本學校、跨專業。兩本一跨屬於研究生報考策略中相對比較容易的,畢竟報考本校的研究生,在同等情況下,大部分學校還是會稍微偏心下自家學校出來的學生。郭毅報考研究生的事情沒有瞞著大家,家裏麵自然是支持的,如果不是郭毅堅持,郭媽都打算來萬江市陪考了
。而同學裏則有一些閑言碎語,郭毅創業的事情其實並沒有在同學裏公布,也就是幾個玩得好的同學知道。至於其他同學,還以為郭毅是那個貧困縣裏上來的農家子弟,覺得他考研究生應該是本科畢業沒有找到好工作的,打算再提升下學曆。於是一些關係不好的人就開始冷嘲熱諷,而關係一般的則樂得看戲。尤其是得知郭毅打算報考數學專業,那嘲諷聲就更大了。
隻不過郭毅看了幾條留言之後就閉群了,大家以後的路都不一樣了,還在乎幹嘛?但是也有幾個好友特意打電話過來關係,紛紛對郭毅從軟件工程跨專業去數學專業表示不解。而且就算是真的對人工智能算法有興趣,那也應該是選擇科學與工程計算專業方向才對,哪裏會選擇基礎數學方向?
“你們不能這麼瞧不起基礎數學方向的數學碩士啊!”郭毅故意打趣地說道,“我以後如果包括金融、經濟方麵的博士話,這個可是加分的呢。就算我未來不讀博士了,這個專業進財會行業、經濟統計分析專業都是非常有優勢的。再說了,你們又不是不知道我現在不缺錢,念個碩士就是為了圓我父母的夢。畢竟現在本科生可不算高級知識分子了,起碼也得碩士起了。對了,我導師也找好了,人家可是國家科學院的院士呢。”
聽了郭毅的“不差錢”說,好友們紛紛表示內心被插滿了箭,必須要郭毅摸摸抱抱舉高高。於是郭毅表示不想和你們這群橘裏橘氣的兒子們說話,於是爸爸們紛紛掛斷了電話。和好友們聊完天後,郭毅覺得內心充滿了力量,接下來的研究生考試一定要考個滿分才行。
在小黑製作的運動手環的刺激下,郭毅的大腦活力已經超越所有的人類,而且活躍指數已經接近一般人的150%。如果非要測智商的話,郭毅的智商估計比號稱人類最聰明的大腦——愛因斯坦的智商還要高。當然,智商高並不代表學術成就一定高。智商隻是天賦,決定了一個人在學術方麵的上限,但是努力、經驗等等才是決定下限的關鍵。好在郭毅沒有浪費自己的大腦,他一方麵學習著格德米斯星球的科技,另一方麵也比照地球的科技樹研究格德米斯星球的科技到底有多少是可以被地球文明複製和接收的。
由於研究生招生考試還是有思想政治這門主觀性極強的測試項目,所以郭毅吹噓的滿分成績並沒有出現,但是分數據說已經是全國第一了。在得知郭毅的成績之後,帝都有幾所大學都向郭毅發來了邀請,但是郭毅還是堅定地選擇了江南科技大學的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以郭毅的成績,在學校的麵試上自然沒有問題,很快郭毅就被嚴教授選為自己的學生了。
“我知道你的情況,你的興趣是在人工智能算法上。按道理說,你選應用數學方向也比我這個基礎數學方向對口啊。不過既然你選擇了我這邊,那我布置給你的作業就必須完成,否則不管你做了多大的研究出來,我還是不會給你碩士學位的。”嚴教授說道。“該上的課必須上,其他時間你自己安排。如果有什麼問題,你可以來教室或我的辦公室找我。”
“老師,你這是打算放養我啊?”郭毅半開玩笑地說道,“您放心,有問題我肯定找您。”
看著郭毅離開自己的辦公室,嚴教授的嘴角忽然浮上一絲淺笑。作為一個學者,嚴教授當然沒有所謂的學術門派之間。數學本來就是一門基礎學科,幾乎從事任何理工科乃至社會人文學科的研究都離不開數學。如果僅僅因為的學生將數學視為一種工具而厭棄他的話,嚴教授自己都覺得這是極度錯誤的。任何一門科學都不應該被神化,因為任何科學最終都是人類了解和改造這個世界的工具。如果神化,那就是神學而不再是科學了。
就在郭毅和嚴教授見麵的時候,國家人工智能研究所正發生著一件大事。研究所所長李國安看著自己手下這些研究員,氣就不打一處來。“你說你們都能幹點啥?算法給你們了,係統原型也給你們了,結果讓你們逆推原理到現在都搞不定!本來還說要盡快投入到我國的國防建設事業中,結果現在呢?說說看吧,這次你們又還需要多長的時間?”
“李老,我覺得我們這樣閉門造車壓根就不是辦法。不管是算法也好,係統原型也罷,一切都有點超出我們的理解範疇了。我覺得我們應該將原開發者請來,一方麵他是最了解的,如果要基於這套係統做開發,他肯定有最好的思路;另一方麵,我們也想請他給我們講解下。”說話的是李教授的大弟子,宮源。別看他現在是兩個博士學位在手,在李教授麵前依舊是乖乖的。這段時間宮源為了研究這套算法,原本不多的頭發變得更加稀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