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二合一【十五】(3 / 3)

世人眼裏,雁門關外皆為人煙罕至的荒涼之地,隻是大顯朝自建朝以來,朝廷從未禁止過邊關居民互市,百年下來,中原同西域的商隊來往越來越頻繁,關外自然也出現了由中原人或邊疆民族主導的大大小小的驛站、小鎮和城市。

沿著來往商隊留下的痕跡,鐵傳甲一路緊趕慢趕,在天空完全被夜色籠罩之時,終於駕著馬車找到了一座清冷的小鎮。大概是經常遇到晚歸的旅人,小鎮內唯一的客棧並沒有關門,門口燈籠裏的蠟燭在寒風中搖搖欲滅,鐵傳甲打量著四周猶豫了一陣,還是把馬車停進客棧之內。

店小二趴在客棧靠外的桌子上昏昏欲睡,根本沒打算出來迎接客人,鐵傳甲熟練的將馬拉進棚子裏加了些草料,又將李玥抱下來,拉起兜帽遮掩她的臉,隨後他柔聲喊了李尋歡幾句,並沒有得到回應。鐵傳甲習以為常的拉開車簾,把醉醺醺的李尋歡扶下馬車,李玥力所能及的拿了些雜物,緊緊跟在兩人身後。

客棧內人員稀少,除卻店小二外,隻得一個又矮又胖的中年人站在裏麵,不斷撥弄著手中算盤,也不知道在計算些什麼。昏黃的燈光下,中年人看起來陰惻惻的,他聽到客棧內響起腳步聲,微微抬起眼皮瞟了來人一眼,聲音粗啞難聽:

“打尖還是住店?”

“住店,要兩間上房,若有熱水來上兩桶,直接送到兩間房裏。”

“這鳥不拉屎的地方,哪來的上房,就一間房,將就著住吧。”中年人也沒說有沒有熱水,他徑直走過去踹了店小二一腳,臉上越發不耐煩,“起來幹活了。”

店小二的身體晃了晃,無精打采的站了起來,他領著鐵傳甲三人上樓,推開一間房門就走,全然不在乎被丟在一旁的客人臉色。鐵傳甲沉默的帶著李尋歡進入房間,讓後者先坐在椅子上,接著往髒兮兮的床上鋪了一層床單,才讓李尋歡躺在上麵。

李玥自打進入房間便皺起眉頭,原因無他,房間裏太難聞了,明明是關外如此幹燥,房間中卻彌漫著一股黴味混合著腐爛的氣味,她憋不住想打開窗戶透透氣,鐵傳甲伸手製止了她,李玥隻得默默坐在椅子上看鐵傳甲整理房間。

過了一會兒,店小二拎著半桶熱水進入房間,接著又送上一壺熱茶。李玥看著那髒兮兮的茶杯和茶壺,咬牙倒了一杯,杯子裏的水也是別樣的渾濁不堪,她抓抓頭站在旁邊,看鐵傳甲給喝酒的李尋歡洗漱,感覺自己壓根插不上手。

給李尋歡洗漱好,鐵傳甲將茶杯茶壺收拾好,把餐桌往裏抬了抬,從隔壁房間內找了床棉被鋪在上麵,接著他用熱毛巾給李玥擦手擦臉,安撫小孩兒睡在桌子上。

鐵傳甲,一個身高八尺肌肉虯結的壯漢,比李玥上輩子的立方還賢惠,目視著鐵傳甲守在門口,李玥放心的閉上眼睛。

不考慮迷迷糊糊中聽到的幾聲巨響,這一晚可以說是李玥穿越至今睡過最安穩的一晚,等她打個嗬欠坐起身來,視野裏率先出現的是捏著繡花針縫補衣服的鐵傳甲,之後是坐在椅子行仰頭灌酒的李尋歡。察覺到小女孩醒來,鐵傳甲放開繡花針,下樓提了兩桶熱水上來,仔細的給小女孩洗臉洗手,又從樓下端來了兩碗熱湯麵。

等到屋內的三人收拾好一切,鐵傳甲抱起李玥下樓,大手直接捂住了小女孩的眼睛。李玥從鐵傳甲的指縫裏窺到客棧一角,地上滿是桌椅碎片和打鬥後的痕跡,再結合從她醒來到現在都不見蹤影的客棧人員,李玥頓時有點發懵。

噫,昨晚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些人起初還裝傻充愣守口如瓶,等他們被分開關押,遭到牢裏的其他犯人的“溝通教育”後,不少人爭先恐後像倒瓶子裏的水一樣,把他們知曉的一切和盤托出。

由此,物證人證雙雙俱全,涉及到采生折割的人全部被判了秋後處斬,其他的人則要等待進一步的審問判刑。

這是朔州城開年以來規模最大性質最惡劣的一起案件,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在犯人們身上,李玥已經插不上手,她幹脆將重點由犯罪分子的身上轉移到遭受傷害的孩子們身上。

被解救出來的孩子們約有一百來人,大部分都在十歲上下,男孩子居多。其中隻有寥寥數人在官府的通知下順利被原生家庭接走,其餘的要麼不想回家,要麼回不去原生家庭,要被早就是被丟棄之人。

原本這些剩下的孩子們統一被安排到了朔州城慈幼局,但是慈幼局本身規模並不大,在朔州城掌權機構中沒什麼話語權,錢款也好衣物也好,各方麵資源都非常拮據,偶爾有人捐送款物,也不過勉強能保證慈幼局裏的孩子吃飽肚子。

如今再來這麼一堆孩子,慈幼局隱隱有些揭不開鍋,負責慈幼局的官員頭頂上岌岌可危的頭發又少了些許,差點沒當場把自己抓成禿子。

李家在朔州經營多年,逢年過節自然會捐款物給慈幼局的。

李玥開肥皂店小賺了一筆,在福伯的指引下,她原先也是打算捐些款物,可等她去慈幼局轉了一圈,目睹到那些大大小小麵黃肌瘦的孩子,在缺衣少食的情況下,還是努力把生存資源讓給更小的孩子時,她又萌生了新的主意。

她想要雇傭那些大一點的孩子來做工。

按照此時的規定,慈幼局的孩子一般都會待到十四歲才離開,不過為了給慈幼局減輕負擔,這些孩子通常十歲出頭,就會主動離開慈幼局,自行謀尋生路。

十歲的孩子在現代一般都還在念小學,做不了多少事情,在這裏大部分平民家庭中,已經開始負擔起家庭的生計。

有成年家人的孩子還好一些,背後多少有些依靠。

慈愛局的孩子們多數孤苦無依,若是有幸被哪家鋪子收容做個學徒,或者被大戶人家留下做個小廝,多少還算有條生路。可萬一遇上歹人,被打一頓搶去銀錢便也罷了,運氣不好被誆騙進青樓楚館,或遭到采生折割,更甚者被虐待一通,悄無聲息腐爛在淤泥裏,也並不是什麼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