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段(1 / 2)

騎兵學校的選訓是不會管你從事哪門行當的,這裏隻有集體競爭。爭不過別人,要麼就打道回府,要麼就直接死在這裏。所以隊醫也要一樣地賣力。競爭方式也隻有兩種:魔鬼訓練、生死較量。

李鷺一晚上都縮在帳篷的一角,她心情很不好,潮熱的天氣讓人心情煩躁,活動在四周的陌生人群更是讓她不悅。不時有人用或好奇或憐憫或輕蔑的目光看向她這一角,同一陣營的人或許把她當成了絆腳石。

可是生活就意味著忍受,無論多麼成功的人,都要忍受生活帶來的各種各樣的情緒。在她而言,生活本身已經沒有什麼樂趣,唯獨留下一個紮根於心髒的目標。

對於奪走她的友情、愛情,乃至於生活本身的那個男人,總有一天要站在他的麵前,告訴他,他的路是錯的,毀滅別人希望的人,最終會迎來自己的毀滅。

楊和她在一起也不過是一年的時間,可是已經對這個女人各種習性熟識之極。他是慣於見風使舵的家夥,得意時意氣風發,不得意時做小賣乖。此際被李鷺陰冷的表情嚇得戰戰兢兢,趕快挪遠坐了,免得引火燒身。

埃裏斯和奇斯一樣,都是槍械發燒友,成了一對天然自來熟。

奇斯小心地湊近埃裏斯:“那個瘦瘦的男孩究竟是什麼來頭?周身散發著狂氣,好像很可怕的樣子?”

——請原諒起司麵包同學在生命的前二十幾年中沒見過幾個女人,阿富汗的女人一般都要包頭包頸。世界上有一類人被稱為“路盲”,奇斯同學是個典型的“女盲”。

本來這樣的性別誤解一個人犯錯就已經足夠,然而較為離譜的是,所有人都基於第一印象和常識判斷認為李是個真真正正的男性——輕騎兵學校是沒有規定隻能男性學員入訓,但是沒有哪個國家會在這樣的特種兵競技中派遣女學員拖後腿,校方更不會就參訓學員的性別作特殊說明,於是誤解根深蒂固。

至於埃裏斯,也是個在生活方麵比較粗獷的,他是接到參訓通知才知道有個代號叫李的人要與他同行,都是潘朵拉候選執行者之一。

於是在強大的第一印象和常識判斷作用下,埃裏斯八卦兮兮地湊到奇斯耳旁,回答:“我也是剛認識他的,叫做李,你有事沒事別去招惹那個人。據說他還是個癮君子,發起狂來能折斷自己手臂。”

奇斯倒吸涼氣,不敢置信癮君子也能參加輕騎兵學校的選訓。然而再掃一眼李鷺的身形,他也不得不承認,那的確是重度嗜毒者才會有的慘狀。

——可怕的毒品,好好一個男孩子就這麼被毀了,希望他明天不要死得太慘。慈悲的奇斯同誌如是想。

*** ***

選訓正式開始的第一天,所有人在營地附近發出的爆炸聲中驚醒。奇斯翻身而起的同時完成了尋找掩體、拔槍、跪臥的動作。

埃裏斯無語地看他,因為埃裏斯的體型夠高大,奇斯自然而然地將他當成是天然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