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朝廷擅自做了決定,可百姓卻不依了。李綱和人徙的聰明英勇已成了佳話,抵抗外侵是他們心內的願望,可朝廷卻屈辱求和,讓奸臣執政,一時民憤群起,風起雲湧。便有太學生陳東,聞知李綱被罷免、人徙被判謀反後憤怒異常,他連夜草書,率在校太學生數十人,奔往宮城宣德樓,拚命敲打登聞鼓,隨後陳東等一千多人匍匐上書,為李綱人徙訴冤。城中軍民聞風趕來,不期而至者幾萬人,呼喊聲驚天動地。陳東的上書稱:“李綱奮勇不顧,以身任天下之重,所謂社稷之臣也,李邦彥、 白時中之徒,庸謬不才,忌妒賢能,動為身謀,不恤國計,所謂社稷之賊也。”
上書到了朝廷,欽宗一見也慌了,無奈隻得召見李綱,以求穩定民心,一邊派李邦彥出去親自與人們賠不是,以消民憤。可李邦彥剛一出現在宣德樓外,人們見他就拿石塊扔他砸他,跟隨的太監去攔民眾,被民眾當街活活打死。欽宗無法,又不想立刻重用李綱,更不想放了人徙,便拖著。
如今百姓和太學學生已是連跪了七日,朝廷仍無回應,又聞人徙即將被處死,民憤複又騰起,徽宗此時坐在高高的龍輦上,看著憤怒朝他大喊的人群,心內直歎息。他在宣德樓前停了半個時辰,複又回去,見了欽宗。
“桓兒,放了徙兒罷!至於李綱,先升他的官放著,穩定了百姓再說。金國此去,來不來還不知呢!到時候不定就用不上他了。”徽宗坐到欽宗麵前歎息道。
“那這昱王可是謀反——”“不是查了不是謀反?”
趙桓不說話了。半晌才道:“爹爹不怕他?我是怕他。”
一句話戳中了徽宗的心事,他連拍膝蓋道:“桓兒說的極是!放了他,但不能再由他了。”
“爹爹的意思是?”
徽宗說了一句話,欽宗連連點頭。當即叫人拉回囚車,命人徙陳憶跪在欽宗麵前,當著眾人的麵搬來一口大箱,打開,裏麵放滿銀錠。另有一包衣物,也放到她們麵前。欽宗看著她們道:“太上皇恩旨,免去你二人的死罪。”
說到此他頓了一頓,好象很不樂意一般道:
“從此,昱王人徙下放為平民,遣送出城,永世不得再踏入京城一步!”
三年後,宋欽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再次南下。金兵分東、西兩路南下攻宋。東路由完顏宗望領軍攻燕京。西路由完顏宗翰領軍直撲太原。西路的金兵在太原被阻擋,而東路金兵則破燕京,渡過黃河,南下汴京。此時李綱本已被升至樞密院使,但受朝廷主和派排擠,在三年內一貶再貶,欽宗強命他出任河東、河北宣撫使,驅趕他出朝。李綱就任後,宋廷又事事加以限製,使宣撫使徒具空名,無節製軍隊之權。李綱被迫於九月辭職,旋又被加上“專主戰議,喪師費財”的罪名,先責建昌軍安置,再貶夔州。
當金兵至汴梁城下時,欽宗已無人可用。李邦彥等人則主張討好金兵,不得發兵迎戰。一弓手發箭後被處死。但好在宋朝西邊的邊防軍(曾對戰西夏的邊防軍,是宋軍的精銳部隊)由種師道帶領,十萬大軍及時趕到汴梁,將完顏宗望的金兵擊退。完顏宗望隻得暫時停止進攻,要求宋廷改換人質,於是肅王趙樞為質,康王趙構得以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