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章(1 / 3)

這個季節主要是收獲花生,大豆還有紅薯。

收上來之後,隊裏會按照人頭給各家各戶分口糧回去。其他的一部分交了上去,還有一部分入了隊裏的倉庫,到年底的時候再按照工分分給大家。

趙桂英幾乎是一拿到分下來的糧食,第一件事就是抓了一把花生放到謝意的床邊,“這是隊裏今年分的花生,你身子不好躺床上也沒啥事幹,有點花生吃也好。吃完了的話,媽明天再給你。”

給了謝意,家裏的三孩子肯定是不能落下的。趙桂英每年在分下來的這一天,會給每個孩子都抓了一把,不過跟謝意不一樣的是,吃完了這一把後麵指定是不會再有了。

剩下的花生和大豆被趙桂英放到櫥櫃的最上層,剛領回來的紅薯又讓謝衛國給擔到了後麵的地窖去。

說是地窖,其實就是一個兩三米深的大坑,上頭用一塊大石板給蓋著。當地人幾乎家家戶戶都打了這樣的地窖,專門用來儲存糧食的。

因為是儲存糧食用的,這地窖一般都打在自家房子周圍。

其實說是放糧食,也不過是把剛收回來的紅薯給放到裏麵去。畢竟每年分下來的大米是精貴細糧,攏共就那麼多,誰也舍不得放地窖。

雖說都是鄉裏鄉親的,這年代的人也樸實的很。但再樸實的地方,總有那麼一兩個例外。

比如說謝家莊這個地方,分屬於東風公社。公社下麵有十個生產隊,這十個生產隊就有那麼一兩顆老鼠屎。

大奸大惡倒不至於,小偷小摸總是有的。大家夥也知道是誰,平日裏也能聽到一些風言風語的。

謝衛國在前麵擔著擔子,趙桂英則和謝老頭一個背著放了兩根粗麻繩的背簍,一個搬了條樓梯跟在謝衛國的後麵。

到了地窖,謝衛國一把擔子放下來,這頭趙桂英就跟謝老頭合力把地窖上的石板給挪開了。

然後,把樓梯給放了下去。

完了之後,趙桂英還拿手試了試樓梯,確定放穩了之後才讓謝衛國下去。

謝衛國是背著空背簍下去的。

地窖裏頭還有一些去年剩下來的紅薯沒有吃完,他需要把那些紅薯先弄上去,再把今年分到的新紅薯放到裏頭。

地窖其實就打在謝家房子的後頭,謝意躺著的床是挨著窗後的,窗後上糊的紙早就破破爛爛的了,謝意隻需要一抬頭就可以看到後麵的動靜。

其實這會謝衛國他們不過是往地窖裏麵放紅薯,但不知道怎麼的,謝意看著看著居然看入神了。

一直到謝衛國他們把紅薯放好了,石板給重新蓋上去了之後,謝意才慢慢的收回了自己的目光。

誰也不知道謝意腦袋裏麵在想了點什麼,隻能看得出來謝意這會的心情似乎有點不大好,收回目光之後,一直躺在床上看著房頂發呆。

一直到謝蘭和謝菊姐妹兩個放學回來之後,才拉回了他的思緒。

看到兩姐妹赤/裸著上半身,隻穿了條四角小短褲的時候,謝意的嘴角抽動了一下。

跟往常一樣的,一回到家,兩姐妹就打開布袋子開始寫作業。

兩姐妹寫作業的速度都挺快的,這是以往養成了的一個習慣。畢竟寫完作業之後,還得去放牛,放牛的時候順帶還要把豬草也打回來。

這要是手腳慢了一點,指定是幹不完一天的活。

一看到書,謝意的眼睛就亮了一下。想他讀了十幾載的書,被人稱為神童,中間肯定是下過大功夫,付出過大努力的。

別的不說,至少每日都要認真學習上幾個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