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是頸部的一小塊皮膚上——這些部位是超級敏[gǎn]的區域,所以測試結果會比較準確。將打算測試的保養品塗抹在這些部位,停留至少24小時,如果沒有發紅或搔癢反應,就能比較放心地開始使用。然而,有些過敏反應也可能會在數天之後發生,所以一旦出現過敏,還是應該用正確的觀念進行處理,以免造成進一步的肌膚傷害。
Q5:我的肌膚不幸過敏了,應該如何處理呢?*停用目前使用的保養品,而且不要再隨意擦上其他新的保養品:
有些號稱有抗敏功能的保養品擦在過敏肌膚上,可能比什麼都不擦更糟。*避免化妝:
過敏時的一張花臉難以見人,但即便這樣,也不能用彩妝遮掩,因為彩妝產品容易造成過敏加劇,應盡量避免。*用溫和的潔膚產品洗臉,不要使用含皂性的洗臉產品:
挑選一些溫和的(如氨基酸型)洗麵產品,如果肌膚不是很容易出油,也可以僅用冷水洗臉。不建議用熱水,這樣會因幹燥而加劇皮膚的過敏現象。*加強冰敷、避免過熱:
熱會使過敏時的泛紅現象更加嚴重;而使用冷水或冰水浸過的毛巾冰敷,可以促進肌膚降溫,使紅腫熱痛的程度減至最低。*視情況局部擦上保濕霜:
如果洗臉之後肌膚過於幹燥,可以在較為幹燥的部分擦上保濕霜。保濕霜的成分則一定要溫和,避免二度刺激。*避免風吹日曬:
強風及日照都會進一步刺激肌膚,導致過敏狀況更加嚴重,因此肌膚過敏時應避免直接吹風或接受陽光照射。*在紅腫、刺痛、發癢部位使用抗敏的類固醇藥膏:
許多人會擔心類固醇對肌膚有傷害而不敢使用,事實上肌膚一旦過敏,最快的解決方式便是擦上含類固醇的藥膏。雖然長期使用類固醇會造成膠原蛋白萎縮、肌膚變薄等問題,但如果擔心其副作用而完全不使用,則無異於因噎廢食,恐怕會對肌膚造成更大的傷害。事實上,連續使用這類藥膏數周,並不會造成所謂的副作用,類固醇對肌膚造成的副作用是針對那些經年累月長期使用(每天使用,持續3個月以上的狀況)的人而言的。*不要驚恐:
過於憂鬱驚慌,反而會因壓力、沮喪等心理因素而導致過敏現象更加嚴重。保持平常心來對待過敏問題,往往是快速治愈的關鍵。*視情況就醫治療:
如果紅腫問題過於嚴重,則建議要馬上就醫,皮膚科醫生會依過敏的嚴重程度,以局部塗抹類固醇藥膏或是注射抗組織胺等方式,來進行治療。
------------
其他疑問
------------
Q1:有所謂的天然抗菌劑或是精油抗菌劑嗎?
由於芳香療法及植物療法的盛行,使得防腐劑近年來也吹起一股天然風潮,許多天然成分如蜂膠、茶樹、迷迭香等植物精油,都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因此使用這類成分製作保養品不但具有調理與保養肌膚的功效,還能發揮防腐作用,從而相對減少化學性抗菌劑的使用。
但是天然成分並不代表不會引起過敏,消費者也不必一麵倒地認為天然的就是最好的,例如樟腦、肉桂這類植物精油,對肌膚就有很大的刺激性。
此外,要達到保養品的防腐效果,以茶樹植物精油而言,添加比例至少要達到5%以上才會比較理想,這樣不但會影響保養品的整體氣味,也會提高製作成本(精油價格較貴)。因此這些天然抗菌劑多半隻具有輔助功能,還是需要搭配其他抗菌劑,所以不建議單獨使用。
Q2:添加酒精或酒,能夠發揮抗菌、防腐的功效嗎?
可以,但酒精的比例至少要達到12%以上,才能比較有效地防腐。不過這樣對多數中幹性肌膚反而會造成幹燥與刺激,因此隻適合年輕的油性肌膚使用。
Q3:如果我做兩倍份量的保養品,抗菌劑添加劑量也要加倍嗎?
是的。
Q4:化妝品可不可能做到完全不添加防腐劑?
有可能,但化妝品的成分會受到局限,例如完全不含水分、僅有油或蠟質的產品;或是像爽身粉一樣完全幹燥的粉末狀產品,細菌無法存活於這種環境,就無須添加防腐劑;或者是產品本身具有殺菌、消炎、抗痘的功效,因此細菌無所遁形。另外,真空包裝如安瓶式的設計,因為完全隔絕空氣與細菌,一旦開封後要立即用完,因此無須添加防腐劑;硬管式包裝(如鋁管)不容易讓空氣接觸到產品本身,密封的按壓式設計,手部一般不會直接碰觸到內部產品,從而大大降低了產品被汙染、氧化的幾率,因此可以降低防腐劑的用量,更能降低對肌膚產生刺激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