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股神翰菁(1 / 2)

伴著掌聲還夾雜著一些興奮的鼓勵聲。

受到熱烈掌聲的鼓勵,徐翰菁也漸漸進入了狀態,隻見他喝了一口水,又繼續說道:“決定投資者命運的既不是市場,也不是上市公司,而是投資者本人。我自己總結這些年來,中小投資者虧損的點原因。 第一,貪婪與恐懼。很多人都會說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在別人貪婪的時候又恐懼。但是怎麼把握恐懼和貪婪呢,我的建議是不管在什麼情況下永遠不要滿倉,因為一旦滿倉,你的後市操作餘地將會變得很小。同時,永遠不要去預測頭部和底部。”

“第二,嚴明的操作紀律。對於機構投資者而言,他們能夠很好的排除外界的幹擾因素,嚴格按照既定計劃執行操作。但是中小投資者卻做不到這點,往往受到主觀情緒極大的幹擾,隨心所欲的操作。我的建議是首先明確選股思路,長線還是短線,亦或是中短線,然後按照具體股票具體分析的原則,靈活設定止盈點與止損點,最後嚴格按照方案來執行。”

“第三,專業功底不過硬。中小投資者對政策、信息掌握的能力較差,對股市技術分析理論的研判也遠遠落後於機構投資者。拿出一知半解的技術分析或某套股票理論就想去股市裏麵搏殺,殊不知瞬息萬變的市場早就驗證過沒有一層不變的理論和技術分析。而聽朋友,股評家推薦,聽市場的小道消息更是對自己的投資不負責任。我的建議是任何專業都是建立在基礎學識上的,所以先補充好理論知識,再上戰場,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功。”

“第四點,順勢而為。一個人能幹大事,不是這個人的本事大,不是這個人的命好,而是這個人順應了大勢,是大勢成就了他,正所謂時勢造英雄。彼得林奇回顧自己的投資生涯,他隻說了四個字,順勢而為。”

“第五點,心態問題。怎樣在市場中做到榮辱不驚,與時俱進。即便做不到古人說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必須是要做到不輕易被外界信息所幹擾自己的判斷和操作。我想這從來都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隻能各自結合自己的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徐翰菁一口氣不帶停歇得就說完了,這時卻沒有了掌聲,不是因為他講得不夠好,而是大家都在思索他的話,有幾個年紀稍大,看著做事嚴謹的投資者甚至拿出隨身的筆記本寫寫畫畫。

“那做一個優秀小散最起碼的標準是什麼呢?”一位男子站起來問道。

徐翰菁喝了一口水,又略微思索,才說道:“我說一個寓言,以前有個盜賊的兒子也想子承父業,他便跟父親說了自己的想法。於是晚上,父親便領他翻到了一個富人家。父親讓兒子打開一個箱子,就在兒子剛打開的時候,父親一把就把他推進去,快速鎖上了箱子,然後去敲了主人的門後就先溜了。兒子在箱子裏憤恨父親的心毒,不過就在主人聽見聲音準備打開箱子的時候,竊賊的兒子急中生智,想到了學老鼠唧唧叫。待主人一打開箱子,他迅速地跳了起來,然後吹滅了主人手中的蠟燭,跑了出去。就在主人在後麵追著的時候,他又搬起一塊大石扔進了井中。主人以為他跳了井,便沒有再追出去。至此他才得以逃脫,回到家後,兒子自然是百般埋怨父親。當父親問清楚他是怎麼逃出來的時候,才告訴他你可以做這個行當了。股市裏有句話說是‘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才是師父’,所以我認為作為優秀散戶最起碼的標準就是要知道怎麼賣,怎麼逃。”

頓了頓,見大家都沒有說話後,徐翰菁又接著說道:“我認為在市場裏,必須要有嚴密而通順的邏輯。舉個例子說,一段行情上漲,那麼首先是要弄清楚它為什麼會上漲。當權重藍籌帶動了大盤指數上漲後,各類題材就會出來唱戲。否則,權重搭好台,沒人唱戲,沒有板塊之間的輪動,那麼行情自然不會持續。所以,即便麵對一輪漲勢時,你也要先弄清楚自己所處的是上漲的哪個階段,然後自上而下,選擇熱點板塊,再弄清楚為什麼會成為熱點,為什麼會上漲。支撐股價上漲的因素無非就是三個方麵:價值被低估,業績支撐和股價有想象空間。最後在弄清楚鎖定的股票是哪個因素致使上漲的,並且是出於股價的哪個階段,要提前有風險心裏準備。比如說如果有想象空間的股票,如果往後一旦上市公司變臉或是想象空間不見了,那麼股票將會陷入萬劫深淵。這就是我舉例說的思維邏輯,當然還不夠完善。但我隻是拋磚引玉,希望大家能往那個方麵去思索罷了。”

“那麼有沒有哪些確定的投資機會呢?”一個年輕人問道,看來是一個股市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