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內氣(1 / 2)

“啊,老爸!你還有師父?怎麼一直沒聽你說過啊!”

徐翰菁趕忙從老爸手裏接過了書,這是一本已經發黃的線裝書,輕輕打開,裏麵盡是一些打坐養氣的法子和一些小人依法打坐的手繪圖畫。

“因為我的師父涉及到你太爺爺的事,所以就一直沒有告訴過你......”徐文翰坐到了沙發上,開始講起了關於他師父的故事。

直到聽完故事,徐翰菁才知道原來老爸還是傳說中的少林俗家弟子。事情還得從他太爺爺說起,當年抗戰後期,他太爺爺時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副司令員,一次出兵協助在豫中會戰大敗的湯伯恩。路經嵩山,被一夥和尚攔下,帶頭和尚懇請紅軍能夠上山為他們鎮守少林寺,因為他們得到可靠消息,日本方麵在豫中會戰期間不日將會派一支分隊來赫赫有名的少林寺截取佛寺寶物。看來當真是應了那句真理:武功再高,也怕菜刀。

當時他太爺爺大罵一聲小鬼子,二話不說,挑選了一隻精銳部隊,由他親自率領上山去守護老祖宗留下來的瑰寶,而其餘部隊則由他的副手帶領繼續按計劃前行。待得他們上山主要鎮守了藏經閣的那座山頭,三天之後,果真有一批大概一個連的日本人摸上山來,由於徐翰菁他太爺爺不想打擾佛門清淨之地,早在山中紮營埋伏好了。而日本人不虞有詐,自被盡數殲滅。當時少林寺的方丈行正大師為了答謝他的太爺爺,便許下一個承諾。

後來解放以後過得20年,少林寺派下了一位年過4旬的和尚前往京城找到了徐家,並許諾教會徐家後代強身健體之術。隻是那時早已解放多時,人們思想也發生了改變,認為僧人的武功都是一些奇淫藝技,難登大雅之堂。更何況是徐家這種大家族,更是沒有人感興趣。不過當時10歲的徐文翰卻是個異類,當下便拜了那和尚,從此便跟著師父練起了武功,那和尚在京城一住就是八年,直到徐文翰成年了,他才把一身本領盡數傳完,於是便回了少林寺。

徐翰菁把整個故事聽完,唏噓不已,原來自己和老爸所學的武功竟和少林寺頗有淵源,心中對少林寺更加敬重三分。

“現在你也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我便把這本書上內氣入門之法先教予你吧!”徐文翰在講完故事之後,便開始指導兒子,“想來你現在心中應該是焦躁萬千吧,那就先躺下睡覺。”

徐翰菁聞言一愣,心下疑惑,卻沒有說出來,本來就坐在床邊的他順勢就平躺了下去。

“思定則情忘,體虛則氣運,心死則神活,陽盛則陰消。記住這句話!”徐文翰坐在沙發上說道。

“老爸,不對呀!這句口訣好像是道家的吧,咱們不是少林佛家的嗎?”徐翰菁坐起來問道。

“不錯,這正是道家丹陽修真口訣。現實生活中古來練氣之人,從不講究派別方式,你是受武俠影響太多。大家各鑽其道,方法不同,卻是為了同一個目的,可謂是殊途同歸。而《丹陽修真語錄》中這句入門口訣解釋得最是貼切,也最為合理。所以,練氣習武,對於最好的東西,現成的東西,隻管拿來便是。”徐文翰耐心地為兒子講述著自己的見解。

徐翰菁點頭稱是,心下對於老爸更是佩服不已。而這“拿來主義”自是也需要活學巧用,否則便容易陷入形式主義和教條主義。

想明白之後又平躺下來,默念了幾遍口訣後,心下便記住了,隻是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正感疑惑的時候,老爸又開口了:“睡覺之前,必須腦中空明澄澈,沒一絲思慮。然後收身側臥,鼻息悠悠綿綿,魂不內蕩,神不外遊。”當下便向徐翰菁傳授了呼吸運氣之法,靜坐斂慮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