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寧希頭也不回的離開,本來想再問問關於石鍬事情的流,臉色又白了幾分,看看留在原地負責燒火的路,還有那幾位幫著路搬運木頭的部落族人,想想他自己的體力,無奈的垂下頭,走向了自己的屋子。

或許現在他唯一的出路,就是抓緊時間把那個東西做出來,不然……他大概就再也不能和寧希說話了。

關於飼料成分的分析並不是什麼很難的工作,寧希在實驗室工作的日子裏,這樣的事情沒少做,更不要說她工作時候要做的分析,比這個要難上很多,這種測定酸堿度或者是成分含量的小檢測,根本不用花費什麼腦子。

隻不過花了一個多小時,寧希就把這幾份測定做好了——畢竟成分是大致差不多,隻有含量問題上有些差距,分別記錄在了實驗記錄上。

現在隻要等著喂養蚯蚓幾日的實際結果出來,那麼就可以著手批量生產了,控製的標準隻要按照現在手上的測定數據就可以。

至於改進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成功的,目前她的目標就隻是能夠養活喂雞用的蚯蚓,這樣就足夠了,至於要把蚯蚓養好、養多,讓蚯蚓養殖發展得更壯大,那就需要在不斷的堆飼料的過程中慢慢摸索了。

放下實驗記錄,寧希暫時鬆了口氣,不過才低下頭休息,她就想到了流做的那個石鍬,很現在目前相擁石器替代鐵器,那還真不是容易的事情,或許某些東西可以代替,可石頭的堅硬程度遠遠比不上金屬。

隻是……鐵礦石或者是銅礦石什麼的,她要到哪裏去找啊?更不要說,即便是找到了礦石,她也沒那個本事去冶煉啊!在隻有木材作為燃料的情況下,燒燒磚可能溫度都嫌不夠,更不要提達到金屬的熔點、融化金屬去冶煉了。

寧希環顧了一下實驗室,其實這裏的金屬製品還是不少的,比如那些大型實驗儀器的零部件,尤其是四樓那間實驗室裏的某台研究物體表麵吸附性能的機器,號稱全世界隻有五台的龐大昂貴設備高四米、占據了跨越四五層的一間大大的實驗室。

而實際上,當那裏的人做研究時準備的實驗材料——也就是那個被研究物體的切割麵,實際麵積隻有一平方厘米。

先不說這台儀器的耗能問題,單單就是這種高端實驗,寧希認為她在遠古過一輩子也不可能用到,那這台儀器完全就是占地方的廢物,拆拆卸卸的也能湊出不少金屬——哪怕都是合金,但也都還是湊合能用的。

但這不是沒有問題的,寧希需要考慮的、最重要的是兩個方麵:一是這些金屬的來曆,二就是火焰溫度達不到這類合金的熔點。

——空守寶山卻不能用,這感覺真是讓人難受!

寧希無力的趴在辦公桌上,握緊了拳頭,早知道要穿到遠古,那帶什麼實驗室過來啊,這些金貴的儀器到了這裏完全都成了廢品,其實還不如帶個五金商店來得劃算!

燒磚的活動進行得很順利,雖然說木柴的溫度不是很夠,但好在這個土窯建造得還是很合理的,足足燒了兩天後,寧希才要求大家把土窯打開一個口,然後往裏麵不斷淋水。

窯內這個時候的溫度很高,水一澆上去,立刻就成了水蒸氣,這樣就阻礙了磚和氧氣的接觸,使得窯內形成了供氧不足的環境,在這種情況下,磚坯內的鐵離子就被從呈紅色的三價鐵還原成青色的低價鐵,也就是燒出了青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