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去忙。就是種土豆,從大廳上麵的隔板上,把土豆種拿下來,種都是留的個頭最小的,大的都是賣了,或是留在家裏,長期的吃掉了,小七前世雖然聽說土豆種可以切成一塊塊的來種,但是家裏從來沒種過,所以就不知道效果怎樣了。
隔板上的土豆都是平攤在木版上,由於不如地上濕氣重,也不是成堆的堆著,可以儲藏水分,所以土豆上長出的芽都很粗短,不是濕氣重時長出的又細又長的綠芽。這種短的偏向紅色。土豆種留了不少,特別是關豬的房間上的隔板上幾乎鋪滿了,這裏有了隔板,就相當於地窖了。所以山裏劉家的村民家的地窖極少,常是幾家共用一個,地窖唯一的用途就是儲放紅薯,紅薯就這樣放在家裏或是隔板上是到不了種種的時候的,全會爛掉。
臥房上的隔板上,小七早已堆上了一筐筐的玉米,和一些沒什麼用的東西,還有一些曬幹的麻。家裏的橫梁上鋪滿了隔板,除了可以擋灰塵之外,還方便儲放許多家裏暫時用不上的東西。也可以儲存玉米、土豆,隻是會招來老鼠,那也是沒法子的事,所以小七才把玉米放在了臥房的隔板上,下麵有了人來人往的走動,老鼠聽了響動,才不至於鬧的那麼凶。這些東西隨便放在哪裏,都會招來老鼠,而且也不怎麼值錢,家家戶戶都種,都存放在家裏,老鼠吃點也就不心疼了,賣是價錢低。
小七把土豆種,一筐子一筐子的用繩子吊下去,劉武在下麵的地上接了解開繩子。小七綁住筐子又再吊一筐子下去,如此的幾個往複。種土豆的地就用種過紅薯的地,由於收紅薯時挖鬆了的,現在倒也不需要翻地了。小七挑了兩個半桶的大糞,用水兌滿兩桶,再把從家裏火爐裏出過,堆在一堆的柴木灰中間扒開一個洞,把大糞倒進去,不停的攪拌成半幹半濕狀。才又一擔一擔的挑到地邊。小七和劉武站在地裏,分別把地分成一米多寬到兩米的一長塊、一長塊的,再一人在一塊地裏,隔上十公分到十五公分之間,橫向的扒開一條直溝,陳實和小小把帶來的土豆種,隔八到十公分,一個一個的放,讓土豆種上發出的芽向上。小七邊扒邊往後退,陳實就邊放邊往前進,等到一長塊地扒完、放完土豆種,小七就開始用手抓了拌有大糞的柴木灰,沿著扒成的直溝,一行一行的撒在土豆種上,陳實也幫小七撒,小小幫劉武撒。一時間,地裏全是大糞的臭味。難聞是太難聞了,可農村人誰不是這麼種的,現在又沒有尿素、碳氨這些肥料,好在臭也是這兩、三天,直到挖都不用再費什麼神。但種時,還是要花些精力的,撒完柴木灰,小七又掄起鋤頭,開始扒土蓋上土豆種,直至把芽埋進土裏七、八分,隻剩一點芽頭。然後又是下一輪的劃分地、扒溝、種種、撒柴木灰、蓋土,直到把地種完。種完地還不算完,小七和劉武他們三個,剛洗掉身上的臭味,又要用稻草和收割回來的茅草,蓋在土豆芽上麵,防止再下一次雪,會把嫩芽凍死。這雪還會不會再下,小七也說不準,春天都過來好久,也有下雪的時候,所以得把土豆芽蓋上,還有地裏已經包好的大白菜,收一些回家儲放著,另一些也得蓋上茅草,要是大雪來,封山幾天不化雪,再冰封上幾天,大白菜全都凍爛。太陽一照,會全爛在地裏。忙完這些,日子已經過了二十,再過兩天,就是過小年了,山裏劉家的村民是不注重過小年的,到那天,該忙的忙,家裏日子過的寬鬆點的,就弄上點肉魚,日子難過的,就是平常吃的菜上桌,有時就一碗酸菜過了這個小年。
眼看過年越來越近了,小七就趕緊起了趟城裏。好在現在家裏有了牛車,去城裏采辦,天天都可以去的。雖然今天不是什麼大集日,但城裏還是有那些固定開店做生意的,集市日隻是多了附近村鄉裏的村民帶來的貨物,要熱鬧很多。小七帶上陳實和兩個弟弟趕車去城裏,今天不需要采辦過年的年貨,隻是買些衣物,買些豬肉買些魚回去做臘肉臘魚。家裏人口不多,輩分又低,是不會有什麼人來家裏拜年的,隻是自家的幾個人吃。豬肉、魚各買上二十斤就可以了,隻是油、鹽、醬、醋這些這次得多買些,一來回家醃肉、醃魚要用不少鹽,二來,這些東西到了二十八、九,賣的價格會更高,有時,平日裏兩斤的錢,到了那幾日隻能買到一斤,至於那些吃新鮮的菜,隻能到二十九那天來買了,不然,還不到過年就要不新鮮了,或者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