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基礎》知識體係與知識點

總體係:

第一章 公共管理導論——總論

管 第二章 公共組織 主

理 第三章 行政領導 體

學 第四章 公共決策 行為或

公 第五章 溝通與協調 手段

管 第六章 公共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主體

理 行 第七章 公共管理的法律基礎

基 政 第八章 公共財政管理 保障

礎 學 第九章 公共組織的文化與倫理

第十章 政府工具

第十一章公共組織的變革與發展——趨勢

管理的含義:管理者在一定的環境和條件下,為了實現組織目標,動員

和運用有效資源而進行的計劃、組織、領導和控製等社會活動。(六

層含義)

管理的職能:計劃(首要)、組織(載體)、領導(核心)和控製(過程)。最早係統並明確分析管理職能的是法國管理學家法約爾,他提出“五職能說”。

第 一、管理與管理 管理學:管理學是研究管理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管理是具有科學性

一 理論的演進 和藝術性的活動。有科學知識體係和客觀規律—科學性;創造性的靈

章 活運用規律—藝術性;是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統一。

管理理論的演進:古典管理理論階段——行為科學階段——現代管理理論

公 階段。(見圖表)

管 行政的含義: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行使國家權力,依法管理國家事

理 務、社會公共事務和行政機關內部事務的活動。

導 行政的特點:執行性、政治性和權威性。

論 相關概念辨析:政治與行政。威爾遜和古德諾的觀點。行政與立法、司法,

這是國家權力的三大係統,行政是有別於立法和司法的一種國家權力。

二、行政與行政 行政學:主體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構;客體是國家事務、社會公共事

理論的發展 務和行政機關內部事務;根本原則是依法管理。1887年威爾遜發表《行

政學之研究》標誌著行政學的誕生。

行政理論的發展:首先誕生於美國的原因:1、“行政國家的出現”;2、“文

官製度”改革運動的發展; 3、多種學科的形成和發展;4、專業教育

和職業教育的發展。

發展:形成時期——成長時期——發展時期。(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