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消息(1 / 2)

昌河鎮。

一行人沒有選擇在旅社住宿,而是直接找上了一處不起眼的民居。

“社長!”

接待他的是一位麵色焦黃的平凡男子,見到他們來,殷勤地安排他們住下。

單門獨院,古色古香的園林式布局。

從高高的院牆外根本看不出來,這裏麵別有洞天。

盆景、擺件、魚池、花卉、古井、銀杏········三步一景,用心巧妙。

走在鵝卵石小道上,周圍擦身而過的,就是一盆清脆欲滴的文竹,擺在一座半人高的不知名怪石上。

拐過外來,映入人眼簾的,又是自上而垂下的一條綠色絲絛,是一盆吊蘭,用繩子懸掛在上麵架子上。

這綠意,又與文竹不同。

中間又有各種崢嶸的怪石隔開視線。

左拐右拐,穿過了幾個葡萄架,就是一片小小的花圃。

牡丹、芍藥、君子蘭·······各種常見的品種彙聚一所,點綴著一角。

“這裏的景致真不錯!”

焦黃臉男子自豪地笑著:

“那是,我這園子,當初是祖父傳下來的,前後六十年,才布置了這麼漂亮,在這鎮上,也是小有名氣,就連外地人也經常過來參觀。”

“這園子裏的石頭,有些是我自己買的,有些是別人送的,都是天然的,沒有加工過。”

“還有那邊的葡萄架,也是我後來搞得。”

三代人,一點點增添,一點點雕琢,今天挪一石,明天添一草。

也沒有刻意學過什麼園藝,隻是完全是照著人類的審美,一點點試出來的。

哪怕是一盆花的擺放,都要前後反複嚐試很多次,直到能完全融入這園中,讓人看著賞心悅目,才初步定下。

最終形成的,就是高質量的居住環境,完全符合以人為主的主題。

雖說總麵積也不過才幾百平方米,但是就是其中的風水氣象,就很不錯了。

長期居住在此,頤養身心,經過這長久地改善,這園中已經初步形成了相當不錯的風水布局。

所謂陽宅風水,聽起來玄而又玄,其實目的無非是讓人更好地生活,由此誕生的學問。

隻要人住著舒服,看得舒心,就是好風水。

反之,吹得天花亂墜,也是壞風水。

風水並不玄妙。

就林正陽的眼光來看,這種園林,就是典型的風水布局了。

幾代人一點點布置出來的,未必就比那些所謂大師設計的布局要差。

“最近這裏沒有什麼外來人吧?”

放下了行禮,林正陽招來焦黃臉,詢問著這裏的情況。

“沒有,昌河隻是個小鎮子,半個鍾頭就逛遍了,隻有鎮子上才有旅館,到這裏的都是遊客。”

焦黃臉回憶了下:

“現在是淡季,旅遊的人不多,他們要到春夏才會多起來,昌河那時有個龍舟賽,現在根本沒人來!”

沒人來?

這就是問題了!

他隔著那麼遠,都能體會到龍脈震動。

隨著時日推移,魯國王室威權日喪,袁侯大力編練新軍,推行洋務,已經儼然有取而代之之象。

天下局勢變化,各地龍氣動蕩,近海市這條幾百裏綿延入海的大龍脈,前不久連續震動七次,就連他都在功境中被打擾·······差不多已經引起了各方勢力的注目了。

不過,外來人想大規模進入近海範圍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