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情就忙不過來了。”
他冷言冷語,顧秉卻是一陣感動:“多謝趙大人關切,也請趙大人保重貴體,方能為國盡忠。”
趙子熙淡淡應了一聲,顧秉打開他帶來的卷宗細細看起來。
突然趙子熙道:“大軍走了幾日了?”
顧秉脫口而出:“十七天。”
趙子熙玩味地看他一眼:“你記得倒是挺牢。”
許是靜謐的夏夜讓人放鬆了心神,又或者最近一段時間和趙子熙接觸較多,顧秉講話也直率了起來:“陛下親征,總是讓人擔心的。”
趙子熙也歎了口氣:“乍看或許贏麵不大,但臨淄王不日趕到,朝廷總會多幾分勝算。”
顧秉笑笑:“我從未見過臨淄王,但聖上對他是很信任的。”
趙子熙道:“縱天下所有王爺都反了,臨淄王也不會反。”
他評價如此之高,讓顧秉頗為訝異:“看來趙大人和王爺也是很熟悉的。”
趙子熙微微一笑:“也不算很熟悉,他是我姑母所育,我以前是他的伴讀。”
顧秉見他麵露懷念之色,亦想起軒轅的伴讀似乎是周玦,此二人均身在北疆,還不知收受到何等苦楚,臉上的笑意又減了幾分。
過了會,似乎是趙府有人來尋,趙子熙便匆匆告別離去。
又剩下顧秉一個人對著一室孤燈。
顧秉攤開宣紙,提筆將朝中大事篩選一二細細稟報。為怕軒轅分心煩心,便報喜不報憂,隱去淮南幹旱,嶺南流民作亂之事,又怕軒轅疑心,便又加上了些無關痛癢的棘手小事。又怕馬車顛簸,視線昏暗,顧秉將平日字跡放大兩倍方覺滿意。折騰到三更,總算寫完,顧秉提著筆猶豫了半晌,終是在紙箋右下角最不引人注意處,用蠅頭細楷草草寫了兩字。
“珍重。”
第二日,散朝後,秦泱急匆匆過來尋顧秉。
“西蜀王那邊有動作了。”
顧秉皺眉:“陛下可有留下對策?”
秦泱歎氣:“整個西蜀,朝廷實際控製的隻有六郡,眼看著西蜀王的軍隊就快到益州了,這北疆戰事還未開始,西蜀又打起來,整個天啟一半陷在戰火之中,生靈塗炭,動搖國本啊。”
顧秉背著手,來回踱步:“請示陛下了麼?”
秦泱苦笑:“陛下臨行之前便說了,一切機宜,均讓我等便宜從事。”
顧秉頓住,緩緩道:“這件事情,先瞞住,萬不可動搖軍心。西蜀不能打起來,至少不能用到朝廷的兵力。”
“若是如此,恐怕隻有靖西王的兵力可以動用了。關鍵是,他願意麼?”趙子熙慢慢踱步過來。
黃雍老神在在:“老夫倒是聽說顧大人在西蜀的時候,和蠻族關係交好。不知道向蠻族借兵是否可能?”
顧秉眉頭緊皺:“蠻族大多不開化,隻會蠻打蠻拚,武器也較陳舊落後。若論兵力之強,恐怕遠不如西蜀王。唯一值得一試的,便是吐蕃那邊。隻是吐蕃人也多奸猾,若是不給些好處,他們恐怕是不願意的。”
趙子熙低頭沉吟:“此事既然涉及到外族,茲關體大,不如還是向陛下稟報吧。”
顧秉搖頭:“戰機延誤不得,就算現在派出加急向陛下稟報,估計陛下收到也是幾日之後,按照他的性子,最多回一句‘爾等隨機應變,不用請示’,這種麻煩的事情,最後還是會推給我們。”
眾人想起軒轅平日行事,深以為然。
顧秉接著道:“依我看,我們先速速派出使臣前往吐蕃結盟借兵,同時讓隴西黜置使謁見靖西王,讓他出兵。”
秦泱緩緩點頭:“事到如今,也隻有雙管齊下了。不管付出什麼代價,務必要把西蜀叛軍堵在劍南道。”
第五章:諸王竟握兵馬雄
顧秉麵無表情地看著來人,轉頭問身後諸臣:“誰懂吐蕃話?”
眾人皆是沉默,互相推搡著,直到一聲輕笑傳來。
蘇景明似乎是剛從府中趕來,隻穿著一身雲錦常服,上麵用蘇繡繡著大朵大朵豔紅的牡丹。若是穿在旁人身上,恐怕俗不可耐,但配上蘇景明,卻仿佛流雲萬千,牡丹垂絲,像是畫中走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