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顧秉帶著江南特有的怯懦和敏[gǎn]步入東宮,在一群名門子弟風流俊彥中黯然失色如履薄冰的時候,是他常提攜教導,教會他做人做官的道理,也曾在幾個孤苦清寒的節慶之日,前往他府中一聚,方感到官場一些人情。

當顧秉青雲直上之時,他也曾語重心長,留下警示語句,直到顧秉出將入相,他也從不曾嫉恨分毫,對待顧秉一如往昔。

可誰能想到竟是他。

顧秉悠悠醒轉的時候,那人坐在燈火下,淡淡地看著自己,像是一個陌生人。

顧秉輕輕道:“沒想到,真的是你。”

第十章:天涯多少故人情

"想不到真的是你。"顧秉緩緩坐起來,微微揚起頭.

有人坐在陰影裏,神情冷峻,玉帶金魚。

“我該怎麼稱呼你呢?”顧秉笑的像哭一般,“阿史那烏木,子闌兄,還是...”

他的語氣很輕,帶著幾絲諷刺:“秦大人?”

秦泱看他一眼,疲憊不堪的樣子:“你還是躺下休息罷。”

顧秉癱回到枕頭上:“你是要軟禁我麼?”

秦泱搖搖頭:“大局在握,軟禁你並無用處。”

顧秉閉眼:“十五年的謀劃,世人都說我顧秉善忍,到底還是不如你。”

秦泱笑了:“你錯了,我二十一歲入朝,至今十七年有餘,若說開始策劃此事,恐怕有二十年了。”

說罷,他端起桌上的瓷碗:“先喝藥吧,等會還有趙子熙的老參。”

顧秉沒有猶豫,接過便喝掉了。

顧秉看著他把空碗放回去,輕聲問道:“我一直在想,你們的計劃可能並不是裏應外合擁立燕王那麼簡單吧?那不值得你花去二十年的時間。”

秦泱關上窗,重新坐下來:“我的父親是突厥左賢王,我的母親是鐵勒的公主。”

顧秉突然覺得好笑:“可憐陛下一度覺得你是寒門子弟為你開脫。他若是知道,恐怕要傷心死了。”

秦泱繼續道:“可在我五歲的時候,我的母親便死了。父王有更寵愛的,血統更純正的兒子,而像我這般的雜種,便隻會被當做飛鷹走狗。終於在我十五歲那年,我被帶到鳳翔府,也就是長安。在那裏,我沒日沒夜地學習漢話漢學,從目不識丁到出口成章,我隻用了五年。”

顧秉低聲道:“你一定付出過相當的努力。”

秦泱似乎有些追憶地笑了:“一切都很順利,在我二十一歲那年,我參加了科考。你們都想不到吧?我一個異族人,竟然打敗了所有大唐的才子,得了狀元。你說這算是天意麼?”

不等顧秉搭話,他自顧自地說下去:“一開始,我並未被分去東宮,而是翰林院。很快我便發現,翰林院的生活雖然清閑,但對我取得名位,以待為大突厥效力毫無用處。然後我的機會來了。”

星光慘淡,月色冰涼。♂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他們對坐飲茶,仿佛依然是多年老友。

“當時正值天啟奪嫡之爭初露端倪,我知道,四皇子之流為史蘇兩黨所擁戴,而他們那裏人才眾多,想要出頭,怕是萬難。其他的皇子,要麼年級太小,要麼才學不佳,要麼德行不良。觀察了一段時間後,我選擇了嫡長子,也便是如今的陛下。我上了一封萬言書,在一次朝會之後偷偷交給他。他那時遠沒有後來穩重,當天晚上便急不可耐地召見了我,又過了數日,便把我要到東宮。從此我有了一展頭角的機會,便按捺性子,踏實做事,力圖早登鳳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