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長久久了。

沈夫人向來是個很有主意的,現在提起這個來,李行嵐便先試探性的問:“那依太太之意,該如何辦好?”

詢問

沈夫人心裏迅速盤算著,主意她是有,隻是告知李行嵐……她有點猶豫。李行嵐的優秀是在她意料之外的,一個養在深閨中,四姨娘那樣軟弱的人教養出來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見識,真是雞窩裏飛出了金鳳凰。

也因為太意外了,讓沈夫人對於李行嵐的盤算也得重新來過,最後歎氣道:“隻得再尋能靠住的靠山了……”

李行嵐心裏也是這個主意,容驥權位是高,但過於反複無常,就是不用花大錢來打點,但萬一突然間靠不上了,沈家就麻煩大了。至於新靠山,李行嵐對於這個大珠王朝的官宦製度並不是很了解,鹽引是地方官員有決定權,還是中央直接指派都搞的不太清楚,更不用說現在什麼樣的國家體製了。

先要去官學,官學轉了一圈什麼都了解了,再盤算著要到底找誰當靠山比較好。沈夫人是什麼打算李行嵐也不是很想猜,因為現在的關鍵是他得自強起來,不管啥時候都是隻有自身強大了,才能有發言權。

兩人正沉默著,外頭丫頭道:“太太,中飯好了,擺在哪裏?”

沈夫人吃飯是定點的,這時候丫頭過來問了,沈夫人也就先讓丫頭們擺飯了。李行嵐跟著沈夫人吃了一回飯,水準跟他平常吃的差不多,看來沈夫人也並沒有單開小灶,隻是丫頭侍侯的更精心些,規矩也更大些。

飯吃完,丫頭們收拾,沈夫人與李行嵐轉到位子上坐的時候,李行嵐還是想著要不要走了,因為飯前沈夫人就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明明是想法的卻沒跟他說。李行嵐也覺得可以理解,沈夫人做為一個多年的掌權者,對待自己,怎麼也不可能像對待親自養大的李行秀那樣。

李行嵐本來都想詞要辭了沈夫人了,沈夫人卻是突然間開口道:“其實今年也是時運不好。”

一聽這話李行嵐打即打消了要走的念頭,不管沈夫人心裏是怎麼想的,這個階段他確實需要沈夫人的提點,沈夫人說的,他肯定都要聽。當即順著話接了下去,問:“太太說的是哪裏時運不好了?”

沈夫人歎口氣道:“前些時候你二舅舅跟著九皇子出京,要是沒出那麼個亂子,也許……”

李行嵐一聽就怔了怔,難道沈夫人是想當皇子當靠山,通過沈天養的關係,給皇子送禮?估計鹽引就不是地方上決策的了,是中央直接決定。但是給皇子們送禮,李家估計真要傾家蕩產了。沈夫人這想法李行嵐覺得真夠猛的,皇子上頭隻有皇帝了。

沈夫人看向李行嵐又道:“我也知道一般的東西是入不了皇子們的眼,但是要是送其他……像容驥大人那樣身份的,那就更入不得眼了。好幾世積累下來的,說他們富可敵國真是一點不假。”

李行嵐又是一愣,他知道封建社會也分幾個階段的,曾經一個階段就是皇帝與貴族共治天下,唐之前這種現象是有的,那種稱為門閥貴族。容驥現在富貴是肯定的,難道容家是一直都富貴,真正的門閥權貴?

沈夫人也沒再說下去,主要是講解起來太麻煩。李行嵐就是聰明些,但到底年青,又沒上過官學,大的局麵他也是把握不住。便道:“算了,再有兩日,你就要去上學了,多念念書,多與人結交,很多事情自然就知曉了。”

“是。”李行嵐應著,也不敢多問,沈夫人的意思很明顯了,你現在閱曆還不夠,跟我還不能討論這些,增加點閱曆後再來說吧。

“你是個聰明的,很多話自然也就不用我吩咐,到位學裏要怎麼樣,自己心裏有數就好。”沈夫人說著,然後揮手讓李行嵐退開了。

“兒子告退。”李行嵐恭敬的說著,隻憑這幾句話就能知道,沈夫人也許並不是喜歡他,但絕對不會打壓他,而且還給他鋪好路讓他發展。

----------------------------------------------------------------------------

李行嵐回到院裏,遙兒她們也是剛吃了飯,李行嵐留在沈夫人那裏吃飯了,自有丫頭傳話給她們。遙兒連忙倒茶,李行嵐卻是道:“去把添慶叫來。”

靜兒不知道什麼事,卻是連忙打發小丫頭去了,沒一會添應過來。李行嵐己經讓遙兒研好磨,自己練著字,看到添慶,便笑著道:“馬上就要去學裏了,太太囑咐了好好念書,想著你以前是跟著二爺在學裏呆過的,就想問問學裏的情況。”

“爺想問什麼,隻管問就好了。”添慶說著,還以為李行嵐要問什麼,隻是問這個的話,倒沒什麼難說的。

李行嵐先問了問學裏現在教什麼,隨即又問到官學的公子哥們,添慶也都一一講了。隻是官學裏人數眾多,添慶一個小廝知道的還真不多。

還有一條,添慶猶猶豫豫的也說了,官學裏規矩大,人口也多,本來少爺們帶個書僮小廝啥的也是常有的,但是因為裏頭的人分三六九等,像李家這樣的情況李家少爺是不能帶人進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