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飛驚疑得看一眼王小青。
開始說的不是這啊!
這閨女真的是想一出是一出,雖然說這事情辦的的確是讓人拍案叫絕。
自己也願意為百姓作為。
可是他們家現在沒了收入,馮鵬飛擔心的是家裏的生計問題。
而且現在他們家可不是幾張嘴,或者是幾十張嘴,底下還收留了那麼多的災民。
雖說是把人家買回來的,可是沒花銀子啊。
人家就指望著一口飯呢。
這沒有糧食,拿什麼養活這幫人?
白玉臨卻一下子起身,楊成偉比周王還提前發作。
一步上前,死死的拉著王鵬飛的手。
“王爺,王先生是真正的為百姓疾苦著想的能人,昨日在下那是有眼無珠。王爺就衝王先生這個大義。朝廷絕不能虧待這樣的人才啊!王先生的大仁大義,如此的心胸堪當大任。”
每一個字說出來,或高昂或低沉。
情緒相當激動。
王鵬飛那個窘迫。
“楊大人,王某隻是做了自己心中想要做的事情。踏踏實實的為民做事,是王某畢生的誌願,也是想要走科舉之路,為朝廷效力的本心。這一次隻不過是恰逢其會,能為王爺分憂,為朝廷出力也是王某的心願。”
王鵬飛聰明著。
事情到了這一步話都說出去,自家的這土豆和紅薯絕對留不住。
那怎麼也得撈點名聲回來呀。
王小青得意,自己爹還是聰明的,起碼沒有像那些書生一樣一味的一根筋。
宋鬱庭打量王小青和王鵬飛,這一老一小可都是精明人,看來王家父女兩個厲害啊。
白玉臨臉都紅了。
能夠遇到這樣的人才,簡直是讓他心中激蕩。
“王先生,別說了,你有這樣的大仁大義,胸懷天下,胸懷百姓的人,居然這麼多年居然在民間碌碌無為,看得出來也是朝廷的腐敗造成的。
這一點上雖然我是皇子,我是王爺,可是本王也不想隱瞞這些弊端。咱們朝廷因為陛下多年身體有恙,早就被那些貪官充斥把持。
今天就衝先生如此的仁義之舉。本王絕對不能虧待先生這樣的人,先生這樣的人才才是真正為百姓辦事。為百姓謀福祉的人。”
白玉臨那是眼中全是敬佩,打心眼兒裏佩服眼前的王先生。
“先生,本王感激的話就不多說那麼多了。土豆和紅薯的心意,本王已經收下。不過那些薄膜,本王知道都是番邦船運過來的。這些銀子絕對不能省。
在場的這幾位都是各府各縣的父母官。本王也不多說,既然要在村子裏推廣這一次的種植。
這些薄膜該是多少銀子,大家就來拿銀子說話。”
這是官方說法出台。
也就是王家現在變成了官方的薄膜供應商。
“王爺,您請放心。王先生已經有如此大義。我們怎麼可能還讓王先生倒貼銀子?還有王先生的紙坊到底是怎麼回事?”
“是啊,王先生是真正的聖明之人。不能讓王先生受委屈。”
一旁的幾位官員紛紛出聲,當然他們心裏怎麼想的,也隻有他們知道。
這幾位心裏恨著呢。
也不知道哪個混蛋怎麼會把王家的紙坊給弄沒了呢?
要是王家有這個紙坊在,說不準,現在就薄膜的銀子他們都不用掏啦。
那這樣可給官府省了不少的銀子。
誰不知道那些開紙坊的個個是腰纏萬貫。
白玉臨這才想起來這一場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