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段(1 / 3)

拿起手邊的奏折批起來。他如今有閑空想這些個無趣事情,倒不如多看些奏折,空出時間陪陪永璜。

不過沒等乾隆在養心殿處理政務兩刻鍾,便見殿外有一太監晉見,等吳書來傳了太監到他跟前,他便認出是一直跟在他身邊伺候的胡世傑,這胡世傑從他做寶親王時就是他的貼身太監,自從他登上皇位便不再要其貼身伺候,倒不是厭了這人,而是他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此人掌管,現在這胡世傑便隻做個傳旨太監。但暗中有關他手裏的暗衛和接手他皇阿瑪的粘杆處具是此人負責事情整理彙報,先下這個時間胡世傑晉見,隻怕是真有什麼重要事情。

乾隆當即揮手招胡世傑到跟前,見其遞上一份藍皮密折便急忙打開觀看,等小半盞茶後便‘啪’的一聲合了密折,臉陰沉著讓胡世傑退下了。

一旁伺候的吳書來在胡世傑進來後便低著頭不敢多瞧一眼,聽得一聲脆響傳來,身子又是矮下三分,生怕觸到乾隆的黴頭。

而乾隆為何會如此生氣,卻是手裏的密折回報,荊州的異性端王魚肉百姓,殘暴不仁,把治下的地界弄得民不聊生。三日前為了他的嫡女生辰,竟是大肆搜尋荊州全城,隻為給這位寵愛的格格湊齊一份月白色寶石鑲嵌的錦衣。

就因為他的愛女名喚新月,凡是和月字沾邊的異寶全都強取豪奪進了王府,為此死的殘的百姓商賈不計其數,粘杆處回報若是如此下去,隻怕荊州便要亂了。

乾隆看得密報如何不惱,現下沒發作出來已是忍耐力非常。

本來這荊州端王,駐守邊疆的齊王還有現在在京裏的碩王從他皇阿瑪時期便是大隱患,那時他皇阿瑪就想撤了這三人王爺的名頭,但登基後朝上朝下事情紛亂,一直找不到由頭這才讓三人得了空隙,安存到現在,不想他還沒空下手收拾三人,這端王倒自己撞上來了。如此也別怪他心狠手辣!

以前這三位倒是膽小謹慎,本來聖祖後期也上書過要自請撤位,但三人王位都有各種名頭不好辦理,平時又一副忠心奴才的麵孔才逃過一劫,不想現在等他登上皇位,尾巴便露出來了。若他還叫三個異姓王繼續存活,這皇位也便棄了算了。

乾隆心底思緒一轉,就招吳書來到近前讓他傳太監陳進忠。不過一會,那陳進忠就疾步到了養心殿後殿。

這陳進忠是乾隆的總管太監之一,平時負責些雜事並不惹人起眼,但私下卻是乾隆自己暗衛的頭領,若是乾隆有些陰暗不見光的事要辦便會喚他過來。

這次陳進忠被召見,乾隆就吩咐他派人駐守荊州,好好監管起端王,若是事情已經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就趁亂除了端王一家,雞犬不留。

陳進忠得了乾隆的旨意,麵上不顯半點異色,隻道了句遵旨便下去了。而一直守在一旁的總領太監吳書來從頭到尾都裝擺設般站著,雖然乾隆剛剛和陳進忠說話時是低聲耳語,但吳書來暗中還是出了一身冷汗,倒不是他聽到了談話內容,而是怕自己見著這些秘密事情有一天會被乾隆發作。

雖然吳書來心裏恐慌,但他也知曉除了當好乾隆麵上的總領太監沒旁的出路,以後隻半點不敢有小心思的服侍乾隆便罷。

而乾隆吩咐完陳進忠事情後,就複批起剩下的奏折,好似剛剛完全沒有這個插曲,心裏卻是又想起他的永璜,暗暗回憶起兩人平時的私密事情來。

☆、第十章

到了乾隆兩年十一月中旬,果然在一次朝會上乾隆接到了荊州叛亂的折子,當時便和眾位軍機大臣詳細商議了一番。因著荊州當地的官員上湊的是急報,所以乾隆迅速拿好決策,招了手下的一幹八旗將領,看看誰能前去平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