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隻見眼前青山疊嶂,鬱鬱蔥蔥,觀之心情一震,接著,便有悠悠佛鼓聲傳來,襯著悠悠斜陽,甚是安定了心神,平和之意籠上,他的嘴角泛起笑容。

“前方是何處?”好似自語般,沈羲遙停住了腳步。

“回皇上,前方是興善寺。”不知何時,沈羲遙的身邊多了一個人,聲音尖細,麵上光滑,正是張德海。

“隨朕去看看吧。也求佛祖保佑四弟。”沈羲遙說著便向前走去,張德海慌忙跟上,悄聲說道:“皇上,今日不是說好了與太後一同用晚膳的麼?”

沈羲遙的腳步沒有停止,隻是抬頭看了看暮色漸深的天,一縷無奈的笑容浮在麵上,他慢慢說到:“今日淩相進宮,母後也留了他一同用膳的,朕還是不去的好。”

張德海頭低了下去,用幾乎不可聞的聲音說道:“那也該是跟太後那邊回個話的。”

沈羲遙身子頓了頓終轉了身:“如此說來,道也便是。那你就回去跟母後說一聲吧。”他笑起來,竟有一絲邪氣。

張德海知道自己多了嘴,慌忙跪在地上:“皇上,奴才。。。”

沈羲遙擺了擺手:“起來,跪在這裏像什麼樣子?還有,跟你說過了,出門在外,稱我為公子。”看到張德海麵上有為難之色,知道若是自己不回去,他在母後那裏也不好交待,便又說道:“隻是去寺裏為四弟卜一卦,之後便回去,不用擔心。朕會向母後說明的。”

說完不再看張德海,牽了馬就向前走。

興善寺是京城有名的寺院,雖不及護國寺,但也是香火鼎盛之所。此時已近傍晚,卻依舊是人聲鼎沸,人潮湧湧絡繹不絕。

沈羲遙將馬拴在八十一級台階之下,便有寺中小僧代為照看。從台階底端看上去,八十一級台階如宏瀑飛落,氣勢不凡。而頂上興善寺紅牆金瓦,更是猶如西方極樂一般,令人不由仰視著,讚歎著,崇拜著。

沈羲遙不由想起自己登基那日,從金鑾殿裏象征著至高無上皇權的須彌座髹金雕龍椅上看下去,殿外整個廣場之上,站滿了大羲五品以上的所有官員,他們帶著興奮而惶恐的表情,一個個垂首而立,在他登上寶座端正的坐下之時,在五色彩幡迎風擺動發出的“獵獵”聲中,在百官下跪朝服發出的“沙沙”聲之中,在震天的“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的膜拜之中,第一次,感受到了權力,至高無上的皇權。

沈羲遙淡淡笑了笑,即使如此,這萬人皆往的龍椅的滋味,又有誰知呢?

“今日怎麼這般熱鬧?”張德海看了看眼前台階上來往不息的人群,又看了看暮色四合的天,一臉不解的問旁邊的小僧。

那小僧一襲灰藍僧衣,身量未足,雙手合十低一聲“阿彌陀佛”抬了頭笑起來,白淨而稚氣未脫的麵上有一雙幹淨的眼睛。“今日普惠大師開門講法,這才有了眾多香客前來的。”他看了看天:“不過此時快是結束了。”一雙眼睛看著沈羲遙,隱隱有驚訝之色。

“走吧,若是能趕在講法結束之前得聽餘音,也能受益匪淺了。”沈羲遙說著,袍擺一甩大步而去。張德海在急忙追了上去,兩人身影漸漸消失在了人流之中。

那小僧微笑起來,喃喃自語道:“這位公子,倒是和那位小姐很是相配呢。隻是,不知有緣否。”複拉了拉手上的韁繩,韁繩的另一頭,一匹通體俱白的良駒打了個噴響,原地踏了幾下。那小僧回頭,白馬背上青底銀紋暗花馬鞍下,落出一角金黃,在夕陽照耀下,甚是燦爛耀目。小僧人一怔,向台階上看去,隻見層層人群之中,再看不見那個挺拔而高貴的身影。

猗蘭霓裳之鳳求凰(下部) 番外篇 番外 此情可待成追憶四

甫登上八十一級台階,隻見麵前閣院森森,氣勢恢宏,斜陽晚照之下,竟感到無邊佛法的暖意。更有十數位僧人站在寺門前,與出入的香客回禮低語,麵上都是慈悲之色。沈羲遙正欲上前,突然看見人群中分出一條道路來,一個女子身著天青色淡綠蘭花儒裙,在左右扈從伴隨之下,帶了楚楚笑意,一隻素手從身前侍女手上所托木盤上抓起銅錢,輕輕拋灑向周圍的百姓。便有鼎沸人聲與歡呼的笑聲響起,那女子麵上始終掛著柔美的微笑,那是發自內心的笑容,在這樣的環境下,如同慈悲的仙子,濟世的觀音。有孩童在她身邊抬頭凝望,她微微垂首,麵上笑容更盛,半蹲下`身子,有五彩的裙間絛帶輕盈舞起,如同蝴蝶輕盈的翅膀。她身後有侍從遞上包裹好的點心,那孩童燦爛一笑,抓住跑遠了。而她的目光一直想隨,那般的溫柔,一個漸深的笑容綻放開來,整個人的麵上滿是動人的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