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當時最受青睞的色彩組合無疑是藍色和綠色。1923年,卡地亞創作了一件名貴華麗的項墜,以一顆重達121克拉的凸圓藍寶石搭配雕花祖母綠。這組藍色與綠色的組合,色彩輕快和諧,在拋光與雕花表麵呈現出微妙的肌理變化。
這一時期卡地亞還廣泛汲取世界多元文化的精髓,用創新的設計使異域的文化印記得到了永恒的新生。古埃及的神明與植物圖案、波斯中世紀的細密畫以及印度傳統的寶石雕琢工藝,都賦予了卡地亞延綿不絕的靈感源泉。一件件洋溢著異域色彩的珍品,表達著卡地亞對世界文化的獨特詮釋。
20世紀3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激烈而殘酷的戰爭震撼了整個社會,給人們帶來流離失所和喪失至親的悲痛。人們無力改變生靈塗炭的現實,隻能尋求精神世界的慰藉。一股自然主義思潮應運而生:將大自然視為逃離人類自相殘殺的終極避難所,動物和植物的世界超然一切,顯映於藝術領域的方方麵麵。時值富有傳奇色彩的貞?杜桑(Jeanne Toussaint)女士擔任卡地亞高級珠寶部門總監,她擁有非凡的品味、豐富的想象力和智慧,對社會風潮有著敏銳的觸覺。在她的細致關注下,卡地亞所有的設計都呈現出一種親近自然的全新感覺。動物和植物成為卡地亞奇妙幻想世界的重要部分。
卡地亞的動物圖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放異彩。在法國被德軍占領的黑暗環境下,卡地亞仍不失勇氣,在和平街的櫥窗內展示出了一隻名為“籠中鳥”的小胸針,以藍色、白色和紅色製成,象征被剝奪了自由的法國人民。1944年,在巴黎解放之後,卡地亞又創作了一枚新的胸針,這一次鳥的翅膀完全舒展開來,在敞開的鳥籠內快樂地歌唱,表達法國人民對自由和獨立的讚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歲月中,卡地亞的動物王國更進一步壯大。戰爭後的女性向往著更廣闊的自由,立誌尋求表現女性氣質的全新形式。這些女性呈現出了一種野性生物的氣息,卡地亞用獵豹的魅惑與鱷魚的不羈完美地詮釋了這一切。在獨創的仿生式鉸接鑲嵌手法下,卡地亞為這些立體動物造型賦予了無可比擬的活力與動感。
在植物主題作品方麵,卡地亞設計了大量精致的鑲鑽花卉,其中兩枚成為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及其妹妹瑪格麗特公主殿下的最愛。1953年,女王將一顆重23.6克拉的威廉姆森粉鑽鑲嵌在一枚卡地亞倫敦創作的花束胸針中,並佩戴這枚胸針出席了包括長子查爾斯王儲婚禮在內的眾多人生重要場合。女王的妹妹瑪格麗特公主則非常珍愛另一款由卡地亞倫敦工作室創作的白色鑲鑽玫瑰胸針。
摘自《卡地亞珍寶:曆演藝術風尚百年》
http://www.guandian.cn/article/20090719/84489.html
四、傳奇故事與個人記憶的完美融合
可以想象,卡地亞的每一件作品都是會說話的,而且每件作品講述的都是一個傳奇故事。舉個例子,你想想,度蜜月是多麼寶貴的經曆,很多人可能一輩子就一次。如果要你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