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段(1 / 3)

犯教子無方的過錯就已是莫大的榮幸了,又有什麼值得大肆張揚,賞賜眾人的呢?”人們把這些話轉告給太祖,太祖高興地讚揚卞後:“怒不改顏,樂不忘本,這的確不容易啊!”建安二十四年(219),太祖封卞後為王後,並發布文書說:“夫人卞氏,數年來辛勤撫養各位王子,大有慈母之風範。

今特晉位為王後,命太子和各位諸侯王陪位,百官為之上壽。

國內犯人死罪各減一等,以示慶賀。”建安二十五年(220),太祖病逝,太子曹丕即王位,尊王後為王太後。

到曹魏代漢之時,尊王太後為皇太後,居處稱為永壽宮。

明帝即位後,進而尊稱為太皇太後。

文帝黃初年中,曾打算追封皇太後父母。

尚書陳群上奏說:“陛下以自己的聖德應天承運,開創江山社稷之大業,您所製定的種種禮儀製度,也應當永為子孫後世遵循。

從曆代典章來看,從沒有因婦人之故而封王拜侯的做法,在禮儀上,婦人也隻是隨著丈夫爵位升高而顯貴。

秦王朝違背古代的禮法,漢王朝又照著秦王朝去做,但這並不是先王所規定下的。”文帝回答說:“你說得很對,我前麵的決定就不要執行了。

同時把你的這個建議寫下來,用我的名義形成詔製,藏於台閣,以作為後世永久的製度。”這樣一直到太和四年(230),明帝才追諡太皇太後的祖父卞廣為開陽恭侯,父親卞遠為開陽敬侯,祖母周氏為陽都君及敬侯夫人,並都贈予印綬。

這年五月,太皇太後駕崩。

七月,與太祖合葬於高陵。

當初,卞皇後的弟弟卞秉,因為有功封為都鄉侯。

文帝黃初七年(226)晉封為開陽侯,食邑一千二百戶,拜為昭烈將軍。

卞秉死後,兒子卞蘭承嗣爵位。

卞蘭少有才學,官至奉車都尉、遊擊將軍,加散騎常侍。

卞蘭死後,其子卞暉承嗣爵位,又封卞秉的爵位及次子,封卞蘭之弟卞琳為列侯,官至步兵校尉。

卞蘭之子卞隆的女兒後來做了高貴鄉公的皇後。

卞隆以皇後父親的身份當上了光祿大夫,賜位特進,封為睢陽鄉侯,其妻王氏被封為顯陽鄉君,並追封卞隆前妻劉氏為順陽鄉君,這是由於劉氏為皇後生母的緣故。

再以後,卞琳的女兒又做了陳留王的皇後。

這時卞琳已經死去,因而封其妻劉氏為廣陽鄉君。

文昭甄皇後,中山無極人,是明帝的母親,漢太保甄邯的後代,家中世襲二千石俸祿的官職。

父親甄逸曾任上蔡令,但甄後三歲的時候父親就死了。

漢末天下大亂,災荒連年,百姓們為糊口活命紛紛賣掉家中值錢的東西。

當時甄家有大量的穀物儲備,趁機收購了很多金銀寶物。

甄氏當時才十幾歲,看到這種情形便對母親說:“亂世求寶,可不是善策啊!一個人本來沒有罪,但因擁有一件珍寶便可能被定為有罪,這便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因財喪身。

再說眼下眾多百姓都在饑餓之中,不如將我家穀物開倉賑濟四方鄉鄰,這才算是一種惠及眾人的德行。”全家人都認為她|說得有理,是個好主意,於是將家中的糧食全部無償分發給鄰裏鄉親。

建安年間,袁紹為他的次子袁熙聘娶了甄後。

袁熙出任幽州刺史,甄後留在鄴城侍奉婆婆。

冀州平定,文帝在鄴城後宮見到她,非常喜歡她的美貌,於是收為自己的妻子。

她一度很受文帝喜愛,為他生下明帝和東鄉公主。

延康元年(220)正月,文帝即王位,六月率軍南征,甄後留駐在鄴城。

黃初元年(220)十月,漢獻帝禪讓帝位給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