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
袁紹和公孫王讚打仗多次,但不能決出勝負。
蹋頓派使者到袁紹處求和,幫助袁紹攻打公孫王讚,結果大勝。
袁紹假托君命,發布詔書,賜給蹋頓、峭王、汗魯王印綬,任命他們為單於。
後來樓班長大了,峭王率領他的部下推舉樓班為單於,蹋頓為大王。
蹋頓擅長出謀劃策。
廣陵人閻柔,從小在烏丸、鮮卑部落中長大,頗得當地人的信任和尊重。
閻柔依靠鮮卑的力量,殺死烏丸校尉邢舉,自己取而代之。
袁紹安撫閻柔,北部邊境得以平定無事。
後來袁尚失敗,逃奔蹋頓,想憑借蹋頓勢力,又於他手奪回冀州。
這時魏太祖曹操正掃平河北,閻柔帥鮮卑、烏丸歸順於他手下,曹操任命閻柔為校尉,還持有漢朝符節,以廣寧為治所。
建安十一年,曹操親自在柳城出征攻打蹋頓,秘密行軍,還未行到一百裏,被敵軍發現。
袁尚和蹋頓在凡城展開了阻擊戰,兵馬極強。
曹操登上高處,遙望敵方陣地動向,按兵不動。
等敵兵稍有移動,就率兵攻破敵方陣地,並白話二十四史斬殺蹋頓,死屍遍野。
速附丸、樓班、烏延等逃奔遼東,遼東把他們殺死,把腦袋送來。
其餘的人都投降了。
對於幽州、並州等地閻柔統率的一萬多烏丸兵力,曹操把他們均遷居到中國,率領他們的部落參與征戰,從此三郡烏丸的騎兵在天下聞名了。
鮮卑步度根即位後,部下人數有所減少。
他的兄長扶羅韓也為大人,擴充了實力,擁兵幾萬人。
建安年間,魏太祖曹操平定幽州,步度根和軻比能等通過烏丸校尉閻柔,向朝廷上貢。
後來代郡烏丸能臣氐等反叛,請求歸順扶羅韓。
扶羅韓統率一萬多騎兵前往迎接。
到了桑乾縣,能臣氐等人商議說,扶羅韓部隊威信並不很高,恐怕不能成就事業,遂另外派人向軻比能送信。
軻比能馬上派萬餘騎兵前來迎接,並與能臣氐一起對天盟誓。
軻比能於是在宴會上殺死扶羅韓。
扶羅韓的兒子泄歸泥及眾部下都歸順軻比能。
因為考慮到自己殺死了泄歸泥的父親,軻比能對泄歸泥特別友善。
步度根因此埋怨軻比能。
魏文帝曹丕即位後,任田豫為烏丸校尉,持節衛護鮮卑,帶兵駐紮在昌平。
步度根派人向朝廷獻馬,朝廷任步度根為王。
後來步度根不斷與軻比能相互進攻,其勢力日益衰弱,隻得率領部下萬餘人死守太原、雁門郡。
步度根又派人對泄歸泥說:“你父親被軻比能所殺,你不想法替父報仇,反而歸順仇人。
他今天雖待你不薄,其實那是在想日後殺死你的計謀。
還不如回歸我方,我和你是骨肉至親,怎能和仇人相同呢?”從那以後,泄歸泥率其部下逃奔步度根。
軻比能想派兵追趕,可是沒有追上。
到了黃初五年(224),步度根到朝廷上貢,得到朝廷重賞。
從此他更是一心守衛邊疆,不再侵害中原。
而軻比能的勢力卻越來越大。
魏明帝即位,急於要緩和少數民族各部落的矛盾,以平息戰爭,籠絡控製這兩大勢力。
至青龍元年(233),軻比能誘使步度根彼此和親。
於是步度根率領泄歸泥及部下都依附軻比能,搶占掠奪並州,燒殺百姓。
皇帝派遣驍騎將軍秦朗前往征討,泄歸泥率眾背叛軻比能,向秦朗投降。
朝廷任命他為歸義王,並賜給他幢麾、曲蓋、鼓吹,讓他占據並州。
步度根則被軻比能所殺。
軻比能本來是鮮卑的一個小部落人,因為勇敢,執法公平,不貪財物,所以眾人推舉他作為首領。
因為這個部落靠近邊塞,自從袁紹占據河北,中國人有很多逃奔軻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