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係,繼統漢室大業,遵循古代禮製,替你建置藩國,讓你受封東土,國土覆蓋龜山、蒙山,世代成為中央朝廷藩屏。
嗚呼,恭敬地接受朕的詔令吧!想想你所受封的魯地,經一次曆史變革就歸入聖人仁治之道,其風俗教化至今淳風猶存。
人們注重修養,世代相傳美德。
你可要盡心地遵禮守法,安撫臣民,恭正地按照禮儀履行祭祀職責。
切切以此為訓為戒啊!”建興八年(230),劉永被改封為甘陵王。
當初,劉永憎惡宦官黃皓,黃皓取得後主的信任把持朝政後,在後主耳邊讒言離間劉永,後主漸漸疏遠劉永,以致劉永竟十多年不能朝見後主。
魏元帝鹹熙元年(264),劉永東遷洛陽,被任命為奉車都尉,封爵鄉侯。
劉理傳劉理,字奉孝,也是後主的庶出兄弟,但與劉永不同母。
章武元年(221)六月,派司徒許靖封劉理為梁王,策封說:“皇子劉理,朕承嗣漢家帝王世係,順應天命,遵循典章法度,替你在東土建立藩國,作為中央王朝的輔翼。
想想你那梁國,就在漢朝國都附近,百姓親近教化,容易引導他們遵守禮法。
你去後要盡心盡力,安撫黎民百姓,使你的國家永昌永存,你去謹慎地執掌你的王位吧!”建興八年(230),後主改封劉理為安平王。
延熙七年(244),劉理去世,被追諡為悼王。
其子哀王劉胤承嗣王位,延熙十九年(256)去世。
劉胤之子殤王劉承承嗣王位,延熙二十年(257)去世。
景耀四年(261),後主白話二十四史詔書說:“安平王是先帝親手分封的王位。
連續三代王位傳承人都不幸早逝,其藩國王位承嗣人斷絕,朕十分悲痛傷心。
現特命武邑侯劉輯繼承梁國王位。”劉輯,劉理之子。
鹹熙元年(264),劉輯東遷洛陽,授官為奉車都尉,封爵鄉侯。
後主太子劉王睿傳後主太子劉王睿,字文衡。
其母王貴人,本是敬哀張皇後的侍女。
延熙元年(238)正月被冊封:“過去帝王,承嗣王位,選立太子為王朝副君,此乃自古至今之常規。
現在立劉王睿為皇太子,以承繼光大祖宗的神威,特命使行丞相事左將軍向朗持節授予印綬。
你要努力完善自己的美好品性,嚴守道義,探研典章禮製,尊師敬傅,吸收眾人之長,以助自己德行,可要切實勉勵自己加強修養啊!”當時劉王睿十五歲。
景耀六年(263)冬,蜀漢亡國。
鹹熙元年(264)正月,鍾會在成都叛亂,劉王睿被亂軍殺害。
諸葛亮傳諸葛亮,字孔明,琅王牙郡陽都縣人,漢朝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人。
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王圭,字君貢,漢朝末年為太山郡郡丞。
諸葛亮少年喪父,叔父諸葛玄受袁術委任為豫章郡太守,諸葛玄帶著諸葛亮及亮弟諸葛均前往任職。
正逢東漢朝廷改派朱皓替代諸葛玄。
諸葛玄一向與荊州牧劉表交情甚深,故此前往投奔劉表。
諸葛玄去世後,諸葛亮寄住隆中耕種田地為業,喜誦古代憂傷亂世的歌謠《梁父吟》。
諸葛亮身高八尺,常自喻為管仲、樂毅,當時常人都不以為然。
惟有博陵人崔州平、潁川人徐庶與諸葛亮交情篤厚,說他確實具有管、樂的才能。
其時劉備正駐軍新野縣。
徐庶謁見劉備,劉備對他十分器重,徐庶對劉備說:“諸葛孔明這人,是‘臥龍’啊!將軍想不想見見他?”劉備說:“你陪他一道來吧!”徐庶說:“此人隻能拜訪他,不可隨便召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