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曹仁打算用兵襲擊攻取濡須口水洲上吳軍營寨,卻先放出消息,說要東往攻打羨溪。
朱桓分出部分兵力趕赴羨溪,兵卒已出發,突然得到曹仁已進軍至濡須僅離七十裏的消息。
朱桓趕緊派人去追回去羨溪的部隊,部隊未趕到曹仁大軍已突然殺來。
當時朱桓手下以及所率兵卒,在原地者隻五千人,諸位將領心中懸懸,各人都很畏懼,朱桓向他們喻解形勢,說:“凡遇兩軍交戰對陣,勝負取決於將領,不在兵卒多少。
各位聽說曹仁用兵作戰的才能,與我朱桓相比如何?兵法上所說的客軍超過守軍一倍的情況,是說雙方都處在平原地帶,無城池可以據守,又指雙方的兵士勇怯狀況相同的情況而已。
如今敵人既非智勇之將,加之他的士卒都很膽怯,又千裏徒步跋涉而來,人疲馬憊,而我與各軍共據守在高城,南麵瀕臨大江,北麵背靠山陵,以逸待勞,作為主人抵製敵人,這是百戰百勝的優勢。
即使曹丕親自前來,尚不值得憂慮,何況曹仁等人呢?”朱桓因而偃旗息鼓,外表上顯示自己兵力薄弱,以此誘騙曹仁前來。
曹仁果然派遣他的兒子曹泰攻打濡須城,另分派將軍常雕督領諸葛虔、王雙等,乘坐油船另外襲擊中洲。
而中洲是軍中將領家屬所在的地方。
曹仁親自率領萬人留守橐皋,又作為曹泰等人的後盾。
朱桓所部兵將攻取油船,或分隊攻擊常雕等,朱桓等人則親自前迎抵禦曹泰,燒毀曹營後敵軍敗退,於是斬殺常雕,生擒王雙,押送武昌,在戰鬥中斬死和溺死的敵兵千餘人。
孫權嘉獎朱桓的功績,封朱桓為嘉興侯,升任為奮武將軍,兼任彭城相。
黃武七年(228),鄱陽太守周魴詐騙誘引魏國大司馬曹休,曹休率領步、騎兵十萬人到皖城來迎接周魴。
當時陸遜為元帥,全琮與朱桓為左、右督,各督率三萬人迎擊曹休。
曹休知道受了欺騙,本當領兵退還,但他自恃兵眾勢盛,決定迎著吳軍決一死戰。
朱桓獻計說:“曹休本來是由於親屬關係而被任用,不是智勇雙全的名將。
現在交戰他必定失敗,失敗必然逃走,逃走應從夾石、掛車經過,而這兩處道路都險阻扼要,如果用一萬兵卒壘守塞路,則敵軍便可全部消滅,而曹休也可生擒,我請求讓我率領自己的部下前往斷其退路。
如果能受益於天威,能獲得曹休來證實我的話見效,便可以乘勝長驅直入,進取壽春,割取淮南之地,以圖謀許昌、洛陽,這是萬世才遇一次的良機,不可失去。”孫權先與陸遜商議,陸遜認為此計不可行,故此朱桓的計策不得實現。
黃龍元年(229),朱桓被任為前將軍,兼任青州牧,假節。
嘉禾六年(237),魏國廬江主簿呂習請求吳國派大軍前往,準備打開城門為內應。
朱桓與衛將軍全琮一起率軍前往迎接呂習。
軍隊到達後,事情敗露,部隊應當返還。
廬江城外有溪水,去城一裏左右,寬三十多丈,深八九尺,淺地方四五尺,各部全部渡水離去,朱桓親自斷後。
當時廬江太守李膺正嚴整兵馬,企圖待吳軍渡至河中,乘勢逼進攻擊。
及至見到朱桓的令旗車蓋在隊伍後尾,終於不敢出軍。
他畏懼朱桓竟到如此地步。
其時,全琮為都督,孫權又命令偏將軍胡綜宣傳詔令,讓胡綜參與軍事。
全琮因軍出無所收獲,商議打算部署各將領,搞些偷襲行動。
朱桓一向氣勢高傲,故此羞於見自己的部下,於是前往見全琮,問行動的意圖,因激動發怒,與全琮計較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