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於是跑去讀電影係。
可是他畢竟在演藝圈那許多年,人又聰明,就算隻是看也看懂了不少東西,跑起聽那麼一點小基礎知識就可以講一個星期的功課,真的鬱悶了些。
張枷欏眼神一轉:“不如順便旁聽下心理學?”
“心理學?”張國榮不解。
“琢磨仔細覺得的心理,演戲也有幫助吧?而且Danny……我懷疑他有抑鬱症。”張枷欏早年在無線大受歡迎,和Danny、阿梅等人也都是見過的。
張國榮果然對朋友極好,一聽張枷欏這麼說,雖然本身對心理學沒多大興趣,還是認認真真去旁聽了,尤其注重抑鬱症那部分。
有次聽完還回來和唐先生說笑:“不聽不知道,原來抑鬱症那麼常見……導師還說,我這樣的,也是易感人群呢!”說完,感覺到交握的手忽然用力,才發現嚇到人了,趕緊安慰:“沒事的,我自己知道注意,而且導師也會經常聯係的。”
張國榮極有老人緣,他的導師雖然是白人、也明知他不是自家的正經學生,但對他極好。兩人直至張國榮回港定居之後都一直有聯係,倒是在無形中開解了他許多。
本作品源自 文學城 歡迎登陸www.jjwxc.net觀看更多好作品
第112章 112.可進可退處
連著聽兩個專業的課程、又要花些心思照顧不知不覺間已經亭亭玉立的張枷欏、靈感來時也會填詞作曲寫些東西……但這樣的生活,對張國榮來說,至少在這個年紀,還是太清閑了。哪怕有張枷欏之前那句“肯定受不了”的預言在前,張國榮硬是撐了半年多,也沒能繼續撐下去。
雖然對唐先生特意申請調到加拿大陪自己、結果他不到半年就又跑回港島拍戲有些歉意,張國榮還是毅然決定回去了。好在唐先生對他從來縱容支持,除了叮囑他多注意身體、沒事也記得多和導師聯係之外,沒有多半句。
張國榮回去拍的這部戲,叫《阿飛正傳》。
連劇本都沒有,但單聽了構思,他已經對旭仔這個角色大感興趣。
哪怕因此吃足了苦頭,他也心甘情願。雖然王導演沒有劇本的天馬行空讓人很吃不消、期間又因為道具組的疏忽險些出事故,但能拍這麼一部真正能稱得上是“藝術”的電影,張國榮還是覺得吃再多苦頭都得。何況,他不是吃最多苦頭的那個。這個,就多虧了那半年多的心理學,別的不說,至少對他揣摩旭仔的心理活動有些幫助,雖然這部戲照樣創造了他一生最高的NG記錄,但OK之後的效果,真的沒話說的。
他甚至覺得演旭仔時已經不是演戲,而是在戲裏生活。
這一番磨礪,對他以後的道路,也很有好處。
所以哪怕是電影上映後,票房並不理想,張國榮也不是很在意。
他拍完戲沒有立即回加拿大,不是為了電影的票房,而是為了學心理學時的主要目的。
Danny!
說起來,Danny和張國榮是自初出道時就相識,早年兩人也有過不少合作,雖然後來聯係少了,心裏也一直當對方是好友。
幾次聯絡,發現Danny真的可能是抑鬱症的張國榮,一想到那個自殺幾率就心焦。但這話又怎麼說?不過是托了阿梅等兩人共同的朋友多留心點,自己也經常給他打打電話,還有就是將張枷欏特意提的“喝了酒不要吃安眠藥”這句話慎重和他說了。
張國榮有點不明白張枷欏為何特別強調要經常提醒Danny這一點,但聯想到他愛喝點紅酒、抑鬱症病人又容易失眠,張枷欏的嘴巴又太“靈”,倒也一直照做,每每打電話都要說一次,哪怕張枷欏已經回了荷蘭的家、哪怕是在Danny開完告別演唱會時打電話關心一下他的情緒時都要說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