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段(3 / 3)

說起來,張國榮在隱退之後不到一年又出來拍戲,為的已經不是錢財報酬,而是他心裏對於影音藝術始終無法磨滅的愛。

這一部電影,這一個角色,更是陳導演和他,乃至整個劇組所有人,都冀望可以走向世界的。⑦本⑦作⑦品⑦由⑦思⑦兔⑦網⑦提⑦供⑦線⑦上⑦閱⑦讀⑦

是張國榮出道至今,最極致的藝術追求。

怎麼能容忍它有半點瑕疵?

尤其無法容忍由自己製造的瑕疵。

張枷欏很了解張國榮的極度完美主義,除了努力盯緊他一些,還能再說什麼?

起碼離開了攝影棚,他會乖乖吃飯吃藥好好休息;就是攝影棚裏,隻要不是打斷他的拍攝,掐準中間休息的那點時間,喂點點心湯水藥茶進去還是可以的。

畢竟是沒經曆過真正失去的痛,也隻能這樣了。

哪怕是拿他摯愛的唐先生“脅迫”他,畢竟隻靠想象,還是不夠的。

畢竟本性難移,

不曾刻骨,如何銘心?

好在張枷欏之前數世都將能量耗得太厲害,這一世,已經打定主意不會太早離開,倒也就不急。就算那場憾事真的要重演,張枷欏也能積累夠足夠的能量去改變。

雖然那樣的改變隻得一次,但參照以往的經驗,隻要狠心讓他刻骨痛過,想必也就能永世銘記在心了吧?

當然,張枷欏現在的心態已經不同於遇上第一個不是自家爹地的Leslie那樣漠然,畢竟她經曆過不少有Leslie存在的世界、也從那些Leslie身上汲取了不少溫暖……甚至可以說,那些溫暖是支持張枷欏能繼續尋覓下去的力量,所以做不到第一世那麼決絕。

這一世,能避免那種刻骨的痛楚,還是會盡量避免的,隻是知道自己言語效果不大,張枷欏就懶得多說罷了。畢竟平日裏毒舌諷刺是一回事,明知道說了效果也不大卻還要一再勸誡幹涉、尤其幹涉的還是一貫獨立的張國榮,可絕對不是明智之舉。同一句話,最多說一次兩次三次,說再多就沒意思了,反而徒增反感。當然依張國榮對張枷欏的縱容,想來也不會那麼容易反感,但說多畢竟沒意思,關鍵時刻點一句才是睿智。

所以連張國榮大熱天裏全副行頭披掛跪在火盆前演那段批鬥的鏡頭,而且在那樣四十幾度的高溫下第一天回去就中暑發燒嘔吐各種不適,第二天還繼續上工、而且由著陳導演NG了幾天都沒一句埋怨,雖然離開了鏡頭就連在攝影棚裏都掩飾不了虛弱、但一站到鏡頭前就活脫脫一個程蝶衣,無論是哭是笑是瘋狂是絕望是麻木,都盡力做到完美。

誰能看得出,鏡頭下那簡直就是在那個瘋狂的年代裏也因為各種茫然各種背叛而瘋狂絕望了的程蝶衣,其實一直發燒嘔吐虛弱不堪?

也難怪NG到第三天,一個動作沒做好結果連累得大家又要重拍的小演員,拉著張國榮的衣袖都要哭出來了。張國榮從來不會在劇組裏說我病得多麼多麼嚴重帶病上工多麼多麼辛苦,可他一離開鏡頭就掩飾不住的衰弱模樣,大家都是有眼看的。張國榮在那些小演員裏的人緣又尤其好,那一次本來又是大家都表現得很完美的一次,偏偏因為某個演紅衛兵的演員一點小差錯,就要重拍……那孩子看著大家這幾天在火盆前演戲都演得很是疲勞的樣子,尤其最接近火盆的張國榮,他在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