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兵破博城(1 / 2)

“再說這賀縣,賀縣與博城縣互為唇齒,而這賀縣的把總張謙卻是個生性懦弱,貪生怕死之徒,在我們攻打博城縣之時,他定不會前來救援,而這博城縣一破,賀縣沒了屏障,便可直取!”

王成武一聽便是喜上眉梢:“我得林公子相助,必定如虎添翼!依照林公子之言,這三日連破三城更是有望啊!嗬嗬.."

林子達輕聲說道:“也不盡然,雖說這近處的縣城我有所耳聞,但這遠處的三座城池便是靠近青州腹地,三城相連拱衛青州,其兵力還是不容小覷,而此後如果想在這青州立足,必定還有幾場惡戰啊!”

王成武皺了皺眉頭,輕輕歎了口氣,說道:“是啊!如今我太平軍的軍力還甚是微弱,要想在這青州之地立足,還需一番波折,眾將士,我們滿飲此杯!!”

說完將手中的酒一飲而盡,大廳兩側的眾將也是一飲而盡。

天色漸明,整個平安縣五千太平軍已是整裝待發,一名兵士進門通報:“林公子,三軍已點兵完畢,王統領請林公子前去調兵遣將”。

林子達也是一夜未眠,此次攻城之戰雖然看似簡單,都在計劃之中,但畢竟太平軍的實力太過微薄,如果出現紕漏,稍有不慎,別說博城難以攻下,恐怕全軍也會遭受滅頂之災。

緩緩起身,收起《百戰奇略》,吹熄了燭台,輕輕歎了口氣:“果然是上等兵法奇書!真可謂玄妙之至啊!”自從得到這本兵家奇書,林子達早已將此書倒背如流,但依舊日日參詳領悟其用兵之道,列兵布陣精髓。

如今林子達雖沒有作戰經驗,但百戰奇略已讓他如身臨其境,已是滿腹韜略,身經百戰,輕輕捋了捋掉落下來的一縷青絲,來到中軍大帳。

此刻王成武等人已是身披戰甲,腰佩寶劍,個個精神抖擻,三軍已是校驗完畢,列隊待命,見林子達進來,王成武趕忙起身相迎。

“林公子來了,三軍都已列隊待命,這五千人馬,交於你了,任憑林公子調遣,也包括我王成武在內,隻要能奪得這博縣,林公子就是大功一件”。王莽神情有些激動,雖然他也不想讓出軍權,讓林子達掌管三軍,但是單憑自己的能力,帶領著五千人攻城,是沒有什麼勝算的。

王成武自然是個聰明人,知人善任,不拘小節,頗具大將風範,否則也不會機招攬林子達加入太平軍輔佐自己,隻是對於林子達,王成武也並不是十分的信任,他看中的是權,而不是人。

林子達對王成武施了一禮,對他來說,這個王成武對自己有知遇之恩,對他又如此的信任,這讓他十分感動,雙手抱拳,轉身看向賬內的諸位戰將,說道:“感謝將士們的信任,我林子達定當盡心竭力壯我太平軍,助我三軍將士破了博縣。”

說完,來到帥案前,取下四支令箭,略一沉思,轉身開口道,“我已派人招降了陳良玉,他已修書於我,表示願加入我太平軍,今日我軍前去攻城,他自會聯合博縣義軍,開城接應,王將軍聽令”

王成武向前邁了一步,抬手接下令牌,雖然十分恭謙,但很少有人能察覺到王成武接下令箭那一瞬間眼中閃過的一絲不快,雖然隻是再一瞬間,但還是被林子達發現了,但想到王成武如此待他,林子達隻希望自己的判斷是錯的。

“今日午時,烈日當頭,博縣守城兵士,必定受日光所礙,戰力減弱有利於我軍攻城,王將軍親帥兩千將士從正門強攻”

王成武輕喝一聲:“得令”。

林子達轉身看向袁弘,“袁將軍聽令!袁將軍率兵一千於午時之前攻打博城縣西門,陳良玉自會前去接應為你打開城門!”。

袁弘同樣也接過令牌,應聲立於一旁。

林子達緩緩走到李真麵前,將令箭交於李真“李將軍,率兵一千同樣於午時攻打東門”

李炎趕忙起身上前,嗬嗬笑道,“軍師,如此說來,我李炎便是攻打北門吧!說話間一臉的期待,看起來相當滑稽,不免讓人有些忍俊不禁!”

林子達微微一笑,把令箭交於李炎,輕聲道:“李將軍莫急,北門無須攻打,留給這博縣把總退兵便可!”

李炎一下愣,兩隻大眼都直了,立在原地甚是不解,“軍師,我們費盡心機,傾盡全軍人馬,為何不把博縣一舉拿下啊,將其部將一網打盡,豈不痛快!”。

“李將軍,切莫著急!這博縣把總乃狡詐奸險之徒,必不可留,留下北門,乃是為了給他撤軍,減弱其兵力,以便我太平軍攻城,這博縣把總戰敗棄城之後,肯定會前去投奔賀縣張謙,而博縣到賀縣又必途經清風崗,清風崗地勢偏高,你帶兵五百弓弩手伏於兩側,待他兵敗來此,定會將之一網打盡”。

李炎點了點頭,微張著嘴,似懂非懂,拱手道:“得令,軍師放心,我李炎定讓他那個什麼鳥把總,葬身清風崗,有來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