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段(1 / 2)

“圍山剿匪?哈哈哈哈哈!”路青遙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我倒要看看湛王想怎麼治這些悍匪!”

“大人,這邊境的民亂都還沒完全平息下來,湛王又要帶兵剿匪,這打的到底是什麼主意啊?”

路青遙摸了摸肚子:“現在兩邊僵著呢,湛王的人進不去上泉城,那些亂民也不出來,這樣子的狀況可不好看,向皇帝也交不了差。不出三天,湛王一定還會派人來找我們借兵。”

“大人是說這剿匪隻是幌子,他想借兵破城才是真的。”

“梧州的山匪又多又雜,他要去啃這塊硬骨頭,恐怕還沒這本事。況且我們坐壁觀火,我是半點兵也不會去,等他去和那些山匪鬥個半死。”

“我們兵力本來就比湛王帶過來的多,他這麼一分,以後的日子就不好過了。如果我們能趁機下死手,這便在那位大人麵前立了大功了。”

路青遙斜著眼睛盯著剛剛說話的人,勾動了一下嘴角:“這事要慢慢來,湛王征戰沙場這麼多年,這次又是自請守西,沒兩把刷子他也不敢過來西南。立功是遲早的事情,我們要有萬全的把握。”

“若是湛王又派人來借兵了,我們怎麼答複他。”

“嗬嗬,這還不好辦,把梁從事派過去,讓他去跟湛王解釋。我們的態度就是決不借兵。”路青遙心裏的算盤打的嘩嘩的,梧州亂不亂他不管,他坐守西南這麼多年不是為皇帝守江山的,越亂對他們來說就越好,況且這刮金收銀的事情,他在梧州還是做得順風順水的,不管湛王為什麼目的出使西南,檔了道就要統統都除掉。

不出路青遙所料,第二天湛王就派人過來說是因圍山剿匪再次向路青遙借兵。

刺史大人專門把這事交代給梁曲軒,話也說得很明白,不僅僅是無兵可調,連人手都缺得慌,唯一有空的就是新來萬事都還沒上手的梁從事。隻要湛王願意用,那隻管隨意差遣梁從事,也算是刺史大人對剿匪之事略盡綿力了。

這可是等於給了湛王迎風兩巴掌啊,未出京城前,就算是梁曲軒恐怕也想不到這普天之下還有人敢這麼明晃晃的搏湛王的麵子。

雖說梁二少才和宣世隸幹了一架,但是內外有別,路青遙做到這個份上了,他著實被氣得不輕,而另一方麵,宣世隸那邊卻毫無反應,似乎是真的被路青遙壓得話都不敢多說一句的樣子。

梁二少左思右想,一千萬個想不通,耐不住性子找上門去。

湛王正和幾個下屬在書房討論如何收編山賊土匪的事宜,還沒等到侍衛通報,就看到梁曲軒衝了進來。

可惜梁二少一見到宣世隸,就有點焉,總想起那天打架的場景,愣在門口半天沒吐來一句話,而那幾個下屬都目不轉睛的把他看著,這場麵真是尬尷得很。

宣世隸可比梁曲軒坦然,他一本正經的對房裏的人道:“本王讓他來的。”說完又對梁曲軒招招手,示意他站到自己旁邊來。

這場討論的目的集中在如何打通山賊內部和西南軍之間的隔膜。

早在湛王入梧州之前,他就已經開始布置這一步棋了,對於梧州各個地方大大小小的山賊團夥基本都有所了解,最大的當屬柴城外露華山一帶的山賊,叫黃粱幫。

梧州山多,氣候濕寒,要比條件,雖然不算好,但和北疆一比已經不錯了。人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由於有西南屏障萬情山脈的橫在門口,梧州這地長期以來頗有點與世隔絕的味道,和外麵的世界有些脫節,這裏的人大多豪放脾氣衝動,但這絕不是滋生如此多山賊土匪的原因。要說還是路青遙做了這裏的刺史之後,大量的搜刮民財,本身就不夠富裕的山區百姓被逼的幾乎家家都揭不開鍋的局麵,這才慢慢的有了越來越多的山賊。

即便這樣,這些山賊能偷能搶的東西有限,比不過正規軍,能下手的也是一些沒有背景的平民百姓,其實日子還是和以前一樣苦巴巴的。要解決這些人,說簡單也簡單,隻要能給他們一口飯吃,哪個不想過安樂日子?他們又不是真正的亡命之徒,混個生活而已。

但有個問題,這裏的人悍,一個不小心就可能觸了他們的心病,收拾起來就麻煩了。能從內部瓦解是最好的,湛王也部署了一些人打入山賊內部,隻是時間有限,能不能再關鍵時候說得上話而且不暴露身份,這一方麵,就比較棘手了。

“要不然就先來硬的,圍了山,做一個姿態,再給他們些好處,下個話,不愁這些人不願意進軍隊。”

“路青遙造的孽那麼深,一兩句話,一點點承諾不可能打動這群人。況且還是空口承諾,他們憑什麼信我們呢”

“如果再等下去,我們的狀況就會越來越被動。路青遙現在不敢動,完全是因為對我們摸得還不顧徹底,一旦他覺得已經把我們的情況都弄清楚了,肯定會對我們出手。到那個時候,就是腹背受敵,想要擴軍幾乎不可能。”

冉衝豎起一根指頭,“我們隻施一道壓力,糧。這次民亂爆發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今天秋收實在不行,農民自己吃不飽,一麵要被官府刮走一部分,一麵還要被山賊搶。而今冬大雪,各處都缺糧,隻怕是入春了這饑荒會更甚。現在那些山賊已經開始慌了,農民一亂,他們連吃的都不知道往哪裏搶,隻怕要過這個冬的食物都沒有囤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