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段(2 / 3)

而他身形如斯詭異,若是要取己首級那豈非也是易如反掌?!

曉書笑道:“得手了!”掉轉馬頭,直奔回明軍陣中。龍小雲氣沉丹田,一路用蒙語喝道:“達延死了!”韃靼兵聽得呼聲,人人俱驚,回頭望去,果見那根大纛轟然倒塌,高丘之上混亂熙攘,一時也來不及分真假,大汗之死又比主將之死震撼百倍,頓時軍心大亂全無鬥誌往後退去。

曉書看到這等混亂場麵,心中得意炫浪社區。這一招他學自《神雕俠侶》,當初襄陽城下蒙哥被郭靖的勇猛所震攝,在親兵護衛下退走,黃蓉也是這樣趁機擾亂敵軍軍心。他雖沒有郭靖之勇猛,不過卻勝在一縷思想來去無蹤,若不是他下不了手殺人,千軍之中取敵首級那也隻是牛刀小試罷了。

江彬久經沙場,立刻抓住機會,大聲叫道:“達延死了!大家上啊,別讓韃子跑了!”

明軍士氣空前高漲,人人呐喊追擊。朱厚照更是興奮莫名,他嫌那戰車速度不夠快,索性跳上馬去追擊逃兵。達延還想穩定軍心,奈何潰敗之勢已成,隻得在親兵護衛下連退五十裏。

回營細想,越想越是心驚,那少年到底是人是鬼?他自知這次是討不了好的了,思慮再三,當夜便留五千精兵殿後,自己率主力部隊撤回草原。探子回報,眾將均是大喜,唯有朱厚照揪然不樂:有沒有搞錯!他居然不玩了?!勝敗乃兵家常事,達延枉為大汗,竟然一點執著心都沒有,打了場敗場就跑了?!

孰可忍,孰不可忍!

憋氣之下皇帝下令:追!

眾將紛紛勸說窮寇莫追,但朱厚照理由煌煌:他要讓達延刻骨銘心,終身不敢再犯明朝!

於是朱厚照連夜帶兵追擊,雖然沒能趕上達延的大部隊,但卻和殿後的韃靼兵交上了手,從此之後,達延終身未敢再來犯邊。這一番大戰史稱‘應州大捷’,是明軍自土木堡事變以來首次揚眉吐氣,也是朱厚照一生之中最為光彩的一刻。

若幹時日後曉書有機會讀到《明史》,看到這一章節,上麵居然說這次應州之役隻不過是皇帝運氣好,韃靼兵死傷隻有十六人,明軍則是數百倍傷亡。這種誇張的說法實在是太離奇了,兩軍交戰超過五天,雙方軍力達到十一萬,就算赤手空拳互毆傷亡率也不止於這一點吧?隻能說是朱厚照與文官的關係處得不好,京中群臣打死都不相信皇帝能有打擊韃靼的本事。而邊關將士倒是對這位皇帝印象極好,隻可惜曆史不是由他們來寫。曉書隻能長歎誰都可以得罪就是不可得罪文人,文人手中無劍,卻可口誅筆伐,或者遺臭萬年,或者流芳百世,端看他們怎麼寫了。

當夜應州城中一片歡騰。

韃靼軍中素來就有屠城的習慣,一為犒軍,二為報複當地民眾,遭遇的反抗越頑強,屠城的程度越是殘酷。應州民眾自知一旦城破將無人得以幸存,今見軍勝城完,竟將韃靼兵驅逐回了老家,人人欣喜若狂,城中富戶自發送酒水入營賀勝,大街上鞭炮四響,竟比過年還熱鬧。

朱厚照的威望自此達到一個空前未有的高度,大宴群臣慶功封賞自是不消細說。且說城東一家名為高升的客棧東跨院內,在這全城通宵達旦歡慶勝利之時卻是門窗緊閉。今日這東跨院被人包了,住戶出手闊綽,小二們原本極想巴結端茶送水多撈一點賞錢的,奈何那公子卻發了話:不用侍候,累了,要早點休息。未經呼喚,不許打擾。

有錢的大爺開了口,客棧上至老板下至小二自然乖乖遵命。隻見那二位公子果然是累得很了,進去之後便緊緊關上院門,連晚飯也沒有吃。

此時若有人走到房門前仔細傾聽的話,就會發現屋中其實並不是絕對的全然無聲。屏風後,有細細的語聲若有若無傳出,也不知是什麼緣故,仿佛說話是件很費力的事,語聲裏也帶著微微的喘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