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初次交鋒敵授首(1 / 2)

夜色下的襄陽城,有著千古名城的厚重和大氣。

她緊緊扼守著漢江中遊平原腹地,因地處襄水以北而得名。她南接長江,北望中原,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劉備求賢諸葛亮所流芳百世的【隆中對】的故事,就發生在襄陽城邊。

而在南宋這個年代,她又成為抵抗蒙元大軍南侵的最前線!敵軍先後投入不下三十萬大軍,前後在此攻伐數十年,但卻都飲恨敗北,頓足於堅城之下。這其中,有這麼個人,從風華正茂的壯年,陪同官軍堅守這座城市,使之免遭蒙元野蠻鐵蹄的侵略,直到兩鬢斑白,步入花甲之年。

曆年的戰鬥,他獲得了敵我兩軍將士的共同認可,尊重,無論立場如何,提起他的名字,每個人都要說一句,真英雄,大豪傑!

郭靖!

一個陪伴著襄陽數十年的名字,一個保護襄陽免遭毒手的英雄,同時也是宋王朝在北疆最後屏障的守護神。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隻有親眼看見郭靖為襄陽的操勞,考量,還有布置的細節,就知道他為防守這座城市,是如何的殫精竭慮,勞心勞力。

牛永基站在城牆上,目光所及,遠處是蒙元大軍的營地,燈火通明,軍威浩蕩。再看襄陽城內的火把,好像顯得有些黯淡無光,但是在這黑夜中,星星點點,好像預示著這座城市這座城市最後的輝煌。

但是這每處燈光,包括巡邏隊的安排,都出自郭靖之手。

就連牛永基等人,也在各自介紹了能力和特長後,遵從郭靖的安排,按照各自的能力,分派了不同的任務。為防備敵人夜間偷襲,因為牛永基的八玖玄功,有趨吉避凶和強化直覺的能力,所以他被安排在城牆上。不需要他真的發現什麼,但如果敵人真的來偷襲,那就得先過他這一關。

牛永基的背後是座城樓,這裏很顯眼,也是城牆上少有的燈火通明的位置。如果敵人從蒙元軍營中來襄陽偷襲,肯定能看到這個位置。接下來,那就要看他的玄功是否有介紹的那麼神奇,能否察覺到敵人的到來。

這招引蛇出洞,也隻有他才能擔當這個誘餌。

牛永基穿著和普通士兵同樣的軍大衣,手中拿著合金砍刀,唯一不同的是發型--但在夜色下粗看起來,就像古代的和尚。

至於襄陽城的另一邊,背靠漢江,城池已經被蒙元的船隊徹底封鎖,這造成宋軍的援軍從水路根本進不來--郭靖幹脆就下令,將那邊的水寨也從內封鎖,而蒙元軍隊隻憑船隊根本無法攻城,隻能從陸地這麵強攻。另一個意義上說,襄陽城軍民退路已絕,唯有死戰方可求生。

牛永基坐在城牆上,回想著郭靖給自己介紹的襄陽的基本狀況。發現城內的狀況比預想的還要糟糕的多,連年大戰,已經摧毀了襄陽本地的作物生產。原本囤積了非常多的物資,但是多年征戰下來,其實存糧已經不多。

最樂觀的估計,蒙元大軍如此繼續圍困一年,宋朝還不派足夠的兵力來打破封鎖,襄陽真的就要坐困孤城而死。

但是輪回者們都清楚,襄陽到城破,都沒有等到腐敗南宋的軍隊救援。

貪官,奸臣,那個朝代都有。而王朝末期,卻盡是這樣的人得勢,那王朝焉能不亡?雖然牛永基學習成績很渣,但是卻也知道這個道理,放在那個朝代都是絕對的真理。

為啥襄陽打了好幾年,援軍都沒來呢?就算蒙元大軍在圍點打援,那也隻是救援的方式問題,而不是把襄陽幹脆拋之腦後--站在後人的角度上看,當朝權貴,十個有九個都要蠢死,但也許權貴看來,自己能吃喝玩樂享受無邊,哪管前線戰士在浴血奮戰。

牛永基胡亂想著,有些走神,他對政治、軍事啥的也沒有研究,以前上學時唯一比較好的課目就是體育。如果不是進入輪回空間,這些問題他可能永遠都不會去思考。

即便現在,牛永基也沒有想出個所以然來,為什麼世界上就有這麼蠢的官員呢?他卻不知道,有句話叫做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古人說的肉食者鄙,也算是類似的道理。

牛永基心中胡亂思考著,周圍也是一片平靜,時間也就在這樣的安靜中緩緩度過。到夜裏敲更的報過子時(淩晨12點)的時候,忽然,他覺得脊背一陣寒冷,就好像當初被恐龍盯上的感覺。

敵人來了!

牛永基迅速站起來,朝四周看看,但是除了克忠職守的襄陽官兵,再沒有看到任何人影。可是直覺告訴他,就在剛才,有人對自己動了殺意。於是,他示意旁邊的一名士兵,那士兵裝作換火把的樣子,按照之前商量好的策略,把城樓上幾處火把的位置,稍微做了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