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段(2 / 3)

這日,大哥從左相府回來,表情似喜似憂,一問之下,卻是林琛要住到蘇府裏來。我第一個反應就是堅決不同意。

秋府兩個月後就要迎娶公主,期間肯定要大肆操辦,說起來也確實不適合病人養病,而且也怕衝了晦氣,惹公主不喜。隻是這京城如此之大,十三王爺雖還沒有自己的府邸,但要安頓下一個人,實在再簡單不過的事情。

林琛,林琛,大哥隻不過是愛你,你又何苦逼他若此!

我瞞著大哥去見了十三王爺,他對林琛的影響力是有目共睹的,我希望他能製止林琛的任性。但這位十三王爺的表現太令我詫異。我剛一說林琛要求住到蘇府裏來,他明顯地有些意外和受傷。我暗地裏還鬆了口氣,覺得事情有譜,沒想到他接下來說:“阿琛這樣做肯定有他的道理。能不能麻煩你和蘇大人說說啊,我們不會帶來很大的麻煩的,需要的東西也可以從我這裏搬過去。”

我徹底無語,真不知道以當今的城府和手段,怎麼會有這樣一位弟弟,好歹也是一個爹傳下來的啊。

二哥和雪兒又不在家,無奈之下我隻有明著去勸大哥,報恩是天經地義的,但也犯不著這麼虧待自己啊。

想不到大哥卻說:“阿倫,你的意思大哥明白。你一定也已經猜到了,我和琛兒的關係不是報恩那麼簡單的。恐怕你不會明白,對於一個孤獨無依的孩子,哪怕是有人讓他靠靠,說句體己的話,也是值得用性命相酬的。”

“更何況,我獨自離鄉,在舉目無親的縣城病倒街頭,滿眼是來來往往的路人,那時就想要是有個人過來拉我一把,我這輩子就算為他做牛做馬也可以。”

“在過往的歲月裏,是他第一個對我說‘別怕,跟我回家好不好’,也是他第一個問我‘小逸,你餓不餓’。”

“他教我寫字,騎馬,做文章,沒有琛兒就沒有今天的蘇逸。”

“我知道你想說什麼,他選擇離開我,說不怪他是假的。可是這麼多年下來,我也想通了,隻要他開心喜樂,楊瑞也好,曾瑞也罷,我隻要遠遠地看著也是高興的。”

大哥語重心長,拍拍我的肩膀道:“阿倫,你還小,不知道感情磨人,以後你會懂的。”

我隻答:“如果非要這麼痛苦,那我還是一輩子不懂的好。”

林琛到底還是住了進來,且是住在大哥的院子裏,十三王爺也把蘇府當成了自己的府邸,幾乎天天往這裏跑。

家事雖忙,可大哥的公事也沒有閑著。皇上要起用大哥的“鹽田租借令”,隻在細節上還需要斟酌,便時常在早朝後單獨留下大哥在禦書房議政。這看在有心人的眼裏,正印證了蘇逸“聖眷正隆”的傳聞。

我冷眼看著,也算是明白了幾分。這皇上既打算看重大哥的才華,要用他坐穩江山,又怕他功高震主,於是有意無意地留些話柄,以備來日之需。從古至今,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事情也不算少,當今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隻願大哥能為自己早做打算。

隻那些當麵奉承,背地裏譏諷的嘴臉我是不願多瞧的,故右相府出入的人還算簡單。

二月初,“鹽田租借令”正式頒發,有心的商賈紛紛上門拜訪,大哥一律擋回,令其交了文書資料給戶部,屆時由戶部和左右兩相一起審議,再由皇上定奪,選出二十家商賈,允許其租借鹽田。

戶部的官員難免有見利起意的,在大哥麵前暗示一番,或為某人說些好話,大哥不苛責也不應諾,隻私下裏對我說:“清水池塘不養魚,隨他們去吧,隻別越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