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錯了麼?”低柔的聲音自問,沒有答案。
十四
在缺少人材的情況下,大嶽第一份公開發行的邸報產生了。名字非常簡單,叫做半月報──人手短缺,半個月能出一次已經很不錯了。
這月報幾乎可以說是新朝第一次公開治國方略。其實改朝換代向來都隻改國號換皇帝,實質的內容都是差不多的。但這一次,顯然有些不同。
酒樓中間人們圍坐,中間一識字的人搖頭晃腦讀道:“是以聖人之道,乃百姓之道仁者為仁,蓋眾生無別,無貴無賤……”
“古老三你這話讀錯了吧,什麼無貴無賤,難道俺們和皇帝都沒區別?”旁邊一粗豪漢子聽到這裏忍不住高聲道,打斷念書那人。周圍坐著眾人哄笑,那古老三滿臉通紅:“我怎麼會讀錯,這裏白紙黑字印得清清楚楚,你們看看……”
“要會看還找你讀幹嘛?”旁邊一人道。
“古老三,俺們湊份子請你,可是要你好好讀,你可別蒙事兒!”粗豪漢子也道,“聽說這冊子裏麵說皇帝在招人,隻要有門手藝精通,都可以去皇宮試試,是不是真的啊?”
“原來你要聽這個,等一下我翻到那頁的……”古老三連忙翻書,找到一頁又讀了起來。
酒樓角落裏坐著兩人,一個比較粗糙,一看就是當兵的,另一個則十分的貌美秀氣,像是女子一般。
他二人聽著周圍議論,一邊吃飯。嬌柔那個輕聲道:“皇上……”
“出來就叫我四哥,不是說過了嗎?”粗糙的方四方季北打算他,道。
“呃,四哥……”畢子灝覺得這稱呼很別扭,有些不自在叫道,“我們這一路行來,能看到不少人往皇宮去,我們不用回去處理一下麼?”
“有老孔在,怕什麼?”方季北笑著搖頭,“人雖然多,可以用的卻不一定多,畢竟……現在這半月報主要還是在京城販賣。”
畢子灝眼神閃了下:“難道還要拿到其它地方……”
“那是自然。”方季北答道,“不過這種事急不得……很多事都急不得……”
他說著,眼光有些散,顯然在想事情。畢子灝早已習慣他時不時的出神,也不打擾他,隻是看著周圍。
雖然忙碌,方季北也會十天左右出來一趟,看看民間情況,而畢子灝每次都跟著他。現在的畢子灝,已經不是最開始看什麼都新鮮的土包子了,要論民生,他也能說上兩句。
不管想不想承認,他都必須承認,京城人的生活在變好──當然是指老百姓,為官的,有些倒在變差。
大嶽開國時間不久,宮裏那些農民弄出來的據說是良種的種子還沒開始種,但他們的農具已經開始使用了。方季北開了大韋的內庫,用前帝的私房錢給農民換農具,收割速度快也就罷了反正那些地裏刨有的是時間,但收下來的糧食損耗變小,也是相當於產出糧食增多。京城產糧本不足,都是靠河北直隸一帶運糧過來,這一年卻幾乎沒有依靠外地。
其它方麵也是。就算時間倉促,皇宮裏那些“術業專攻”的人還沒研究出太新的東西,但三十六行行行有藏技是絕對的,方季北把那些人圈養起來,把一些獨家秘技挖出來,分發下去。
至於京外……現在的封疆大吏各地巡撫幾乎都是他們義軍起義時定下的,聽說發生過當時還沒落入義軍手裏的地方的百姓,集體偷偷跑到義軍治下去,據說是──過得更好。
沒有人才,是能用的人一路上都散幹淨了吧。
畢子灝心底冷笑,以用來掩飾內心生出的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