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是穆箋卓長袖善舞、一步百策,亦不由被李世民這一問給驚呆了。
——“你覺得,朕的三位皇子,何人可繼朕之大統?”
李世民究竟是什麼意思?莫非……他覺得自己行將朽木,所以要在臨終之前,準備好托孤的事情了?即便如此,他為何要找自己?要知道,對於皇位而言,最有威脅性的,反而就是他這個小師弟,曾經險些顛覆大唐江山的逆龍侯啊!
一時間,玄武城頭之上,隻剩下風聲呼嘯,隱隱聽去,仿佛有著千軍萬馬,在這玄武城下,撕殺角逐……
李世民瞧見穆箋卓臉露驚愣,眼中不覺露出一絲得意,或許,能夠讓穆箋卓驚愣,也足以讓他自豪得意,甚至於消去一些當年被穆箋卓逼位的怨氣吧!
過了半晌,穆箋卓才回過神來,默默沉吟了下,淡淡道:“我與幾位皇子,皆是相交不深,不敢妄下斷言!”李世民淡然一笑,搖了搖頭,想要伸手拍他肩膀,卻又遲疑了下,最終還是將手收了回來,說道:“你並非不敢妄下斷言,而是不知我的意思。”
“朕如今已有三十六歲了,常人看來,自是威風八麵,坐擁大唐江山,麾下能臣名將,數不勝數,外有突厥、吐蕃被破,百族臣服,稱朕為‘天可汗’,此番功業,足以對百世稱道,名留青史,指日可待矣……”
“但是……”李世民突然輕輕一歎,淡漠道,“朕之部下,皆是與朕相交近幾十年的老朋友,他們熟悉朕,熟悉朕的作風,熟悉朕的指令……熟悉朕的統率,但是……他們能夠熟悉朕之子嗣麼?”
穆箋卓微微一愣,慢慢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眼中不覺露出一絲同情——他是李世民,所以他鎮得住部下那一幹能臣名將,鎮得住番外那百族,鎮得住大唐的萬裏江山,鎮得住……他這個逆龍侯。
——但是一旦他百年之後,他的皇子,能否有他的魄力,有他的手腕,能夠鎮住這一切呢?
李世民倏地長歎一聲,轉頭看向穆箋卓,肅然道:“朕此刻絕非惺惺作態,而是真誠地問你,你覺得……朕的三位皇子中,究竟何人能夠繼朕之大統?”
穆箋卓沉默半晌,才淡淡道:“太子其人……不堪一用!”
李世民眸子微縮,淡然道:“說下去。”穆箋卓微微拱手,說道:“雖然我僅與太子見過一麵,但是人之性情,隻觀氣質風度,便可知曉,太子為人愛好聲色,雖然聰慧,有小智慧,而無大智慧,以其為帝,短則可保江山無憂,長則唐朝末日……指日可待。”
李世民閉眼長歎,淡漠道:“繼續吧……”
穆箋卓冷然一笑,淡淡道:“泰王其人,聰慧靈敏,學識廣博,才華橫溢自是不假,但是……其人氣度如何?相信皇上也是知曉,我就不多加言語了。”李世民睜開眼睛,虎目間隱閃冷芒,漠然道:“如此說來,你是推薦晉王了?”
穆箋卓念到李治那絕世風采,亦不覺瞳孔微縮,笑而不語。李世民沉默半晌,淡淡道:“如今朝廷中,實則有三派,暗則有四派,其中太子、泰王兩派爭鋒相對,近幾日更是愈演愈烈,將整個朝堂是攪的一塌糊塗……中立一派,李靖等人都是處於中立,根本不偏幫任何一派,治兒這個小子……則是韜光養晦,根本不理會這皇位之爭。”
穆箋卓聽到這裏,心頭倏地一動,瞧了眼李世民,卻並沒有說什麼。李世民注意他的目光變化,微笑道:“怎麼,你覺得不對麼?”穆箋卓抿了抿嘴唇,搖頭道:“不是,隻是在你的心中,已經有了決斷,隻是無法肯定,想要找一個人來確定而已。”
李世民眸子微縮,沉聲道:“我的心中,已經有了決斷?!”穆箋卓微微一笑,點頭道:“不錯,太子、泰王、晉王三人,乃是角逐皇位的人選……你的話中,對於前二者皆是稱其職位,惟獨晉王,你是直接呼其姓名,或許你隻是無意的言語,但正是這無意,才表現出了你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