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段(1 / 3)

笑了一下。「事情應該這樣的。尹雪應該是早就有所懷疑,她在袁心怡口裏問出了方曉聲和心怡的事之後,就大概能猜到來龍去脈了。

「袁心怡畢竟是這件事的關鍵人物,很多有價值的線索都出自於她,雖然她自己並不知道這些線索意味著什麼。尹雪把這些線索綴聯起來之後,就開始考慮處理方法。」

程啟思大聲地說:「她為什麼不告訴我?她就這麼不相信我?」

鍾辰軒淡淡一笑。

「你忘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我們的法律,對未滿十八歲的少年,是不能判死刑的。方初隻會進去少年感化院這類似的地方過上一段時間,隻要方曉聲多想點方法,是會很輕易地出來的。像這個年齡的少年,是非常執拗的,他不會放過袁心怡的。

「袁心怡是怎樣的人你也看到了,她是典型的藝術家性格,邏輯思維的能力很缺乏,要謀殺她很容易。她也很容易相信人,從阿蘇和化名『艾菲』的童知琳跟她結交上就能看出來。尹雪跟她感情很好,你我都知道。

「所以,尹雪一定是下了決心,要讓這件事情有個結果。」

「結果?」程啟思聲音低沉地說,「現在這樣子,算是結果嗎?」

鍾辰軒說:「不管怎麼說,尹雪的目的算是達到了。她戴在脖子上的珊瑚項鏈,並不是項鏈,而是把一條雙排細珠的珊瑚手煉給拆開,然後用紅繩重新串起來的。

「所以,我一直覺得尹雪戴著的珊瑚項鏈太細了一點。這條手煉,原本便屬於袁心怡,是方曉聲送給她的。袁心怡按照尹雪的吩咐,先給方曉聲打電話,告訴他中午十二點在頂樓露台上見。

「她選擇了一個方曉聲妻子兒子都在場的時候,故意說話說得很大聲,也許還發了一個簡訊在方曉聲的手機上。後來,她又把方曉聲找出來,告訴他說今天中午的約會取消。」

「但是這樣的話,童知琳還是能夠看到那個女人並不是袁心怡而是馮冬,她還是不會下手的。」程啟思疑惑地說。

鍾辰軒回答:「隻需要改變一點就可以了。由尹雪把馮冬放上鐵護欄,而不是童知琳。童知琳隻會以為是方初把馮冬〈她認為是袁心怡〉放上鐵欄的,她的任務就更簡單了。

「她隻需要把鐵護欄卸鬆,然後離開。尹雪把那條紅珊瑚手煉戴上了馮冬的手腕上,馮冬的頭垂著,頭發披下來,童知琳匆忙之下不會去看她的臉,隻會想當然地以為是袁心怡。」

他看到程啟思半信半疑的眼神,又繼續說。

「還有一個左證,那就是紅雨說的話。她說她在接近十二點的時候,曾經在通往頂樓的樓梯對麵的鏡子裏,看到過馮冬。可是,別忘了,馮冬是上了頂樓後被砸暈,然後才被換上衣服的,她根本沒有機會在那裏照鏡子!

「所以,紅雨看到的人,一定是尹雪。她有意讓紅雨看到她的……她的紅衣,和她手腕上的手煉。」

「可是,」程啟思說,「尹雪為什麼要讓人看到她手腕上的手煉?她更沒有機會把手煉從馮冬的屍體上取下來。」

鍾辰軒又歎了一口長氣。

「她本來就是希望能讓所有人都以為要被殺的是袁心怡,隻是陰差陽錯,死的才會是馮冬。但她沒料到的是,方曉聲對心怡倒是一往情深,居然冒險把手煉藏了起來,還給了袁心怡。尹雪無奈之下,隻得把那條手煉串成了項鏈,戴著它來提醒我們!

「啟思,有一點,你要明白。尹雪並沒有想著能瞞過你我的眼睛,她是拿準了你不會揭穿她,所以才會這麼肆無忌憚地做。就算你現在知道了,就算你手裏也有證據了,你又能怎麼樣?你愛她的,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