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時高鐵,然後大巴車轉小巴車,轉輾六個小時,蘇基終於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長豐鎮。
想起當時年少的誓言,蘇基一聲輕歎:理想終歸戰勝不了現實。在大城市漂泊了五年,蘇基做過電子廠流水線,送過外賣,甚至在工地上做過搬運工。勤勤懇懇,蘇基從不亂花錢,就想積攢第一桶金,好一飛衝天,出人頭地。
也許是天意,當蘇基把五年積蓄全部拿出來開了一家麵館,準備大幹一場時。****的爆發,讓新店才開張沒多久的蘇基陷入困境。
一連幾個月,高額的店租讓蘇基的創業夢想跌入穀底,終於在店租以及周邊客源下降的壓力下,蘇基含淚舍棄了五年的心血,將店鋪低價轉讓。三十萬的投資,最終五萬塊錢就轉讓給別人了。心灰意冷的蘇基拿著手中五萬塊錢,連夜買了回家的車票。
鎮上的車站依舊簡陋,隻是路邊的小店裝修比以前要幹淨漂亮一些。車站附近的紅燈區已經拆遷了,那是學生時代大家相互打趣的地方。也是鎮上男人的天堂,女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看著眼前熟悉又陌生的街道,蘇基想起了五年前離家的場景。當時蘇基高中畢業,父母均以離世,在舅舅的送別下,蘇基一人踏上了漂泊之旅。
當小巴車後窗舅舅的身影以及故鄉越來越遠時,蘇基暗下決心,一定要努力奮鬥,將來出人頭地,衣錦還鄉。摸著包裏那僅有的五萬塊錢,蘇基一陣苦笑,打拚五年,就這點錢,這是哪門子的出人頭地。
雖然長豐鎮是蘇基的故鄉,但是蘇基家並不在鎮上,而是三十裏之外的蘇家村。這幾年已經修了從鎮上到蘇家村的水泥路,但是並沒有通客車,隻能打車回家。
在鎮上買了一些生活用品和糧食蔬菜,蘇基打通了路邊的打車電話,經過一番價格討論,最後以一百塊的價格成交。長豐鎮地處山區,蘇家村更是長豐鎮最為偏遠的村子,山路上稱為十八彎毫不誇張,細數下來甚至不止十八個大彎。所以一百塊錢並不算貴,要是油耗高點的車,一來一回估計油錢都得四五十。
不久,一輛銀色五菱神車停在了蘇基麵前,司機跳下車,看著地上一大堆物品,說道:“是你去蘇家村吧?”
“沒錯,東西放哪啊?”蘇基問道,好在是台麵包車,要是來個小轎車估計都裝不下這些東西,這些東西雖然不重,但是占地方。
“直接放後麵就行了,後麵座位拆了,放這些東西正好。”司機也爽快,打開後備箱就幫忙把東西往車上裝。
“兄弟是蘇家村人嗎?那地方現在住的人可不多了,大半都搬到鎮上住了。”司機問道。幹這行的基本善談,畢竟這小地方基本都是熟人社會,生意也基本靠熟人。
“對,蘇家村的,離家多年了,回來看看,要住些日子。”蘇基回答道,倆人用的是當地方言,雖然五年沒說過方言,蘇基還是脫口而出。在外麵蘇基有些內向沉默,回到故鄉,蘇基也有些變化,聽著鄉音,話也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