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移開了抵在裏昂太陽穴上的手槍。
“實在是太感謝了!”
裏昂諷刺的說道,終於從地上站了起來。僵持了十幾分鍾的難受姿勢讓他的雙膝非常酸痛,可他現在顧不上這個,在聽了艾達的講述之後,他也有一些疑惑需要立刻得到解答。
“艾達,既然你是國防部長的私人特工,為什麼還要將這些秘密告訴我們?”
他這樣問艾達,對此感到深深的不解。他從未真的了解過麵前這個被自己想念了很多年的神秘女人,盡管在問出這個問題之前,他就已假定了一個好的答案,但是,卻半點也不敢保證那就是“答案”。
“因為我要阻止他們的陰謀。國防部長和亞曆山大.萊爾德不僅僅要將病毒運用於現代戰爭,他們還想在這場測驗結束後,用這種病毒控製全世界。”
艾達回答道,雖然說話的語調依然緩和平靜,臉上卻漸漸露出了幾分失落的表情。
“裏昂,我想你接下來大概要問,為什麼我會這麼清楚這件事吧?是海蓮娜.哈勃告訴我的,她是國防部長安排在新任總統福特身邊的眼線。由於福特總統始終都反對將病毒運用於現代戰爭,海蓮娜在8天前接到了國防部長命令她將‘T’病毒投放在白宮的指令。她以為這是國防部長逼不得已才會用這種極端的方式進行測試,卻沒有想到亞曆山大.萊爾德真正的目的不止如此......”
說著說著她逐漸沉默了,她在回憶,回憶9月24日之前那些年中美好的過去。
這些過去,她永遠也不會對裏昂說,所以裏昂永遠也不會知道,不會知道當初是“阿裏克斯.威斯克”手把手的教會了她高超的格鬥與使用槍械技巧,不會知道海蓮娜.哈勃與“阿裏克斯.威斯克”之間雖然沒有直接血緣關係,但依舊相當深厚的表兄妹感情,不會知道她與海蓮娜維持了20多年的友誼。更加不會知道,她與海蓮娜之所以會心甘情願的為國防部長和亞曆山大.萊爾德效力,不僅僅是出於下屬對上司的忠誠,更是因為在9月24日之前,她們與國防部長有著相同的理想,一樣支持將病毒合理運用於現代戰爭中,甚至在一起詛咒過反對這個想法的福特總統,讓他帶著自己陳舊的觀點,和即將毀滅的華盛頓市一起去下地獄!
她還記得9月23日那天晚上,她與接到命令的海蓮娜一起離開國防部地下生化研究所時候的情景,她們並肩走在通往地上安全門的漫長通道中,海蓮娜手中緊握著“T”病毒,異常激動的對她說:“艾達,真沒有想到,今天過後,在我們的努力下,我們的國家很快就會擁有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新型士兵’了!雖然那些不知情就被注入了病毒的特種部隊士兵的確很可憐,但是,總歸需要有人不得不為此作出犧牲,不是嗎?”她淡淡微笑了起來,輕聲附和道——“沒錯,就是這樣。”
那時的她們是那麼的高興,高興到竟然認為夢想果真能夠變成現實。但是,三天後的下午,9月26日那天下午,當海蓮娜返回地下生化研究所去取一件先前被她大意遺忘在那裏的重要物品時,偶然聽到亞曆山大.萊爾德與國防部長進行的一次通話,聽到亞曆山大.萊爾德用被“T”病毒變異後,仿佛惡魔一般的嘶啞聲音對電話另一邊的國防部長說:“父親,我想,與其將‘Las pages’病毒投入現代戰爭,為這個國家的‘霸權主義’做貢獻,倒不如用這種病毒和‘新型士兵’建立一個在蓋茨家族控製下的‘新世界’。”的時候,她們才驀然發現,原來自己從未有過這個‘誌同道合’的‘戰友’,曾經付出的努力都是被辜負了的,Dream had never come true !
那又該是一種多麼苦澀的,無法言明的感情!
“你太天真了,裏昂,如果所有好的夢想都可以被實現,你現在一定也不會站在這裏.......”
她小聲呢喃著,不像是在對裏昂,倒更像是在自嘲,之後又不再說話,拿出了別在旗袍腰間小型工具包內的手機,手機的顯示屏上,有一條10多分鍾之前的簡訊。
“她果然還是拋下我,自己一個人去了......”
看完這條簡訊,她無奈的歎了一口氣,抬頭看向克裏斯。
“好了,克裏斯先生,我的話就說到這裏。如果你有興趣,或是有能力的話,請幫我阻止這場陰謀的繼續。”
作者有話要說:最近我這邊的 有點抽風,過幾天再更新下一章。。這一章作了某些詞語的修改,更正了一點小錯誤,看文的親注意一下。
第二十三章 5-2
2009年10月1日淩晨0:15,海蓮娜.哈勃正走在去往國防部地下生化研究所地下入口的路上,去阻止亞曆山大.萊爾德的陰謀。她的心情非常不安,心中隱隱有一種不好的預感,預感自己這樣冒然一去,很快就會丟掉性命。
幾個小時前,她原本有一個非常妥當的行動計劃,計劃的大體描述是這樣的——在進入國防部大樓後,由好友艾達.王和同事裏昂.斯科特.肯尼迪先行去第三層切斷供電係統並等在那裏,解決掉所有被派來恢複電力的地下生化研究所工作人員,逼迫亞曆山大.萊爾德不得不親自離開研究所看個究竟,然後再利用大樓裏複雜的結構盡量與其拖延,而她則這段時間快速進入研究所,毀掉控製特種部隊士兵行動的電腦,用照相機拍下實驗室中不被大眾接受認可的病毒研究“證據”,從市區中的下水道汙水處理口離開華盛頓,將“證據”匿名投遞給全國各大報社,通過媒體把它們公布於眾,粉碎國防部長和亞曆山大.萊爾德的“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