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親熱的時候,真是讓他這個做太監的都羞澀喲~~這茶還是端回去重新泡吧。
……
秦小受這次回來,可經受了好一番洗禮,先是上麵的太皇太後好好地訓斥了一番,然後讓人裏裏外外仔仔細細當著她的麵好好檢查了一番,確定沒有毛病了之後才放下心繼續訓秦小受。秦小受被打發去找他的皇後,也就是太後報平安。宮裏隻有太皇太後不想知道的,沒有太皇太後不知道的,哪怕是三兒想要瞞太皇太後也得費一番腦子,更何況當初他表現得太明顯了,太皇太後怎麼可能不起疑。早在三兒離開之前太皇太後就清楚了到底是怎麼回事,而太皇太後知道了,太後也是個心細的,又隨時在太皇太後跟前孝敬伺候的,也察覺了端倪,考慮到太後向來是個靠譜的,而且怎麼說也算是秦小受的正牌妻子,於是在太皇太後默認的情況下,蘇茉兒‘不小心’說漏嘴了給太後聽。太後聽吼就暈了,然後就收拾了一下,直接去了佛堂裏替秦小受祈福,在得知了秦小受活了下來也沒有離開佛堂,而是在佛堂裏繼續念佛拜謝佛祖。
秦小受也知道這次確實讓大家都擔驚受怕了,也沒有撒潑撒嬌,直接去了佛堂,這前前後後從生病到回宮差不多花了將近半年的時間,除了過年那會太後需要出席的場合,其餘時候都在佛堂裏。這些年來,秦小受從來不碰仁憲,但也經常去她宮裏坐坐,聊聊天,關心關心一下她的近況。相處下來,更似親人兄妹,而非夫妻,似是察覺了秦小受是故意這樣的,仁憲也不強求,對她來說從來沒奢望過愛情,當初懵懵懂懂的進來,什麼都不知道,卻因為出身做了皇後,一直以來她也沒怎麼管過事,皇上對她也一直淡淡的,說不上討厭,也說不上喜歡,該有的還是沒少過她,也從來不損她麵子。少女時的他或許還憧憬過以後能和皇上琴瑟和弦,恩愛相處。但在太皇太後的教導下,這種少女心思也就漸漸歇了,更多的是要看清楚她的身份和她的地位讓她背負的責任。太皇太後放權以後,讓她打理後宮,這些年看著後宮嬪妃的爭鬥,她心裏越來越慶幸和感激當初她被皇上和太後保護得有多好。
在她聽到秦小受患了瘟疫的噩耗時,眼前一黑,雖說現在已經是太後了,但是打心眼裏還是覺得秦小受才是她的依靠。而且這些年下來,雖說談不上男女之情,但是那份想親人像她對太皇太後一樣的親情,還是有的。更何況,現在的皇上對她的尊重和孝敬也有秦小受的更偏向她的原因,如果秦小受走了,指不定假以時日,三兒的親生母親就能跟她平起平坐,甚至爬到她頭上。這不是仁憲胡思亂想,到底是骨肉親情,而且前朝的形勢仁憲雖然知道得不多,但是佟家人得到重用這點,她還是清楚的,相比之下,自己有太皇太後和太上皇這兩大靠山,自然穩固的多,無人可撼動,哪怕在這後宮裏根本沒有蒙妃得勢。但是,太皇太後畢竟年邁,而先下太上皇又出了事,讓仁憲多多少少還是在這方麵考慮了一下。
好在上天保佑,到底是天子,連瘟疫都這麼撐過來了,本來就信佛的太仁憲這些年在太皇太後的影響下更加虔誠,所以聽到了好消息之後,繼續在佛堂裏念了幾個月的佛經,拜謝佛祖,也順便替太皇太後和太上皇祈福以後都健健康康,長命百歲。太皇太後知道了仁憲的心意之後誇了誇仁憲就沒再多說了,想起另一個什麼都還不知道,整天費盡心思攪亂後宮的太後,太皇太後本來就偏的心,更加不知道偏到了哪去了。
秦小受接回了仁憲,好生感謝了仁憲幾句,然後兩人談談心,聊聊孩子,差不多是飯點了,就散了。
從仁憲的宮裏出來之後,秦小受還得馬不停蹄地趕去跟幾個孩兒吃飯。等秦小受坐下之後才知道,這哪是吃飯啊!這根本就是批鬥大會!最先是二兒這個細心的發現了,二兒知道了,四兒也不遠了,五兒是自己發現的,不過要遲一些那個時候三兒已經離開一段日子了,最後也是找二兒求證的,大大也在,雖然他沒有開口批鬥,不過眼神無時無刻不在控訴秦小受。
這頓飯吃得秦小受啊……默默在心裏安慰自己這都是孩兒們關心自己的表現!現在他們罵得有多狠,之前隻會更加擔心和害怕。好在幾個孩兒不知道具體的情況,隻知道是秦小受出事了,要讓二兒他們知道他是患了瘟疫,這整個晚上都不夠他們用!
雖說病已經痊愈了,但是那段日子一直上吐下瀉的,又用了藥性極寒的方子,脾胃始終還是有些受損,所以接下來的日子,秦小受就真正地過上了靜養的日子,三兒已經明確下了口諭,輕易不能打擾秦小受。
被大大腹誹為隻準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因為三兒每日準時地過去報道一去就是小半天,被扔到禦書房做牢裏的大大握緊了筆,心裏計劃著什麼時候能偷渡進去見到皇瑪法告狀!這可是在雇傭童工!!!他才四歲不到啊魂淡!看幾個奏折都眼酸頭暈的啊!!還把這麼大一堆奏折扔給他一個人!雖然給他的大多是些歌功頌德的,但那九曲十八彎的含蓄勁【大臣們拍馬屁可不會直接整章奏折裏寫著皇上英明!】,看著也很費腦子啊!
於是某日,大大趁著三兒還在早朝的時候,偷偷地摸進了秦小受的寢宮,不知為何,偷渡成功的大大總有一種在偷皇阿瑪的人【妃子】的心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