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女友慧琳(1 / 2)

江城市工商銀行大廈位於武勝區繁華路,樓層有26層,是目前繁華路最高的建築,整座大廈采用玻璃鋼外表,看起來時代感十足,在繁華路上有些鶴立雞群的感覺。

雖然叫繁華路,但是現在已經有些沒落了,繁華路在九十年代時確實是江城比較繁榮的街道,但是隨著江城城市建設的日益發展,重心向南山區和江口區傾斜,便逐漸被其它區新規劃的街區所超越。

要說工行大廈其實是2004年開始建,那個時候正是江城新城區改造的開始期,應該可以看到江城的經濟熱點在哪裏,至於為什麼依然建在這條已經呈現頹勢的街道上,具體原因吳嘉銘就不得而知了,肯定那個時候的規劃或多或少是有些問題,畢竟銀行要跟著城市的腳步走。

前段時間聽說江城工行申請建新的工行大廈,消息放出來後,跟他有關係的幾個建築公司找了他好幾次,不勝其煩,好在後來不了了之。

要說政府部門,即便是工商稅務,要說有錢還真是比不過銀行,十幾億的大廈說換就換,理由很簡單,地理位置已經不適應銀行在江城的地位,早幹嘛去了呢。

據陳慧琳後來說,總行沒批,應該是她老爸陳僑給按住了。

陳慧琳所在的會計結算部位於21樓,這裏是屬於工行的內部部門,門禁深嚴,一般不對外開放的,但是吳嘉銘是這裏的常客。

這個時間段上去的人很少,吳嘉銘此時就一個人坐上去的電梯,好在是快速電梯,十幾秒就到了,出了電梯口就隻見厚重的金屬防盜門,因為是工行大廈,這裏連部屬銘牌都沒有,當然可能也有安全保密的考量,不熟悉狀況的人還真不知道這裏是幹麼的。

這也是吳嘉銘剛才之前寧願在下麵等得原因,這種安全係數很高的地方,能讓他進去都已經是違規,況且每次都還要要攝像和簽名,所以是能不來就不來。

掏出手機給陳慧琳撥了個電話,讓她通知保安開門,然後對著攝像頭揮手,不一會而,鐵門“嘟嘟”幾聲響後便打開,進去後右手邊的保安室便有保安拿著出入記錄表要他填寫,吳嘉銘到沒搞什麼特權,還很溫和地跟保安問好,對待這些底層的人,他一直都是謙和有加,不失禮節的,良好的家教使他沒有一般衙內的跋扈驕橫,況且這些都是陳慧琳的同事,如果稍有不開眼的,亂打陳慧琳的小報告,雖然無關緊要,但至少會惡心到陳慧琳。

雖然來過很多次,吳嘉銘依然不習慣這個地方,覺得很壓抑,像是在坐牢,當然在這邊工作的人肯定沒有這個感覺,能來這個部門要麼背景深厚要麼是社會的精英,畢竟銀行的福利待遇擺在那裏,那次招人不是削尖了頭往裏鑽。

大鐵門和保安室之見還有一道安全門,過來安全門便是長長的走廊,走手邊是一個個有防盜門的單獨辦公室,右手邊是由柵欄隔開的大辦公室和超大的檔案室。

陳慧琳的辦公室在最裏邊,吳嘉銘站在門口時,防盜門和裏麵的木門已經打開了,會心一笑,吳嘉銘便輕悄悄走進去,順手關上兩道門,一進辦公室就給人和外邊壓抑防範截然不同的氛圍。

陳慧琳的辦公室很大,差不多有九十多平米,包括裏麵的小臥室和洗手間的話差不多有120個方,比市政法委書記的辦公室還要大,每次吳嘉銘過來都不由感慨,還是事業單位好啊。

陳慧琳才24歲就是處級職稱,她以歸國的劍橋法律和經濟學雙碩士學位加入工行,又有他爸爸這個省行行長關照,一加入江城工行就是副處,去年又轉正了,這要是在機關,那是絕不可能的,即使你是市委書記的女兒。

況且一個處級就可以享用堪比廳級的辦公室,在體製內也是嚴重違規的,現在看來他那個主任的辦公室怎麼看怎麼小。

辦公室格局和大多數企業單位的辦公室差不多,進門左手邊是寬大的待客區,高檔的沙發成U型環繞著紅木底的玻璃茶幾,上麵擺著考究的茶具,沙發背靠落地的大玻璃。一排長書架排在左邊,從主辦公桌左邊開始延伸,中間被正門隔開,又另有一個正對著待客的大沙發。

主辦公桌對麵的牆上是一幅省書法名家周洪坡的條幅,寫得是“江上如此多嬌”,吳嘉銘走關係幫忙弄的,放在辦公室不是很合適,但是其中特殊的含義隻有他們兩個人知道,下麵就是一個大魚缸,養了幾條錦鯉,右手邊便是一排鋼化玻璃和幾盆綠化盆栽,整個辦公室看起來寬敞明亮,但是裝潢上略顯低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