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子不必多舉,此次一件便已足夠。
而除了心態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能夠證明評估無用,那便是現在外界普遍認為沈青的超強煉靈之術是他的底牌,這沒什麼錯,但底牌之前,要加上“一次性”才更合理。
在他們心裏,可能還設想著沈青以雷靈對白晴形成穩穩壓製,甚至是取勝之匙,但是事實呢,事實是沈青在未來一個月內,應該都無法動用雷靈了,而一個月之後,大會早已結束,雷靈好了又有何用?
所以如果沈青在沒有雷靈的期間敗給了白晴,那他是到底是打不過還是打得過白晴?
很簡單的道理嘛,擂台爭勝,看的是選手當前的綜合狀態,硬實力、心態、特殊情況等都要考慮在內,若真能通過評估得到結果,那這比賽還舉辦他作甚。
沈青對外界評估嗤之以鼻,隻是聽沈飛等人說了說便失去興致,旋即自己回到房間開始修煉起來。
他不認為自己一定會輸給柳竭,但也從來沒覺得肯定能贏白晴,所以抓緊一切時間修煉才是正理兒,他要保持最好的狀態和態度,這樣才能為自己增添一份最可靠的籌碼。
按照大會規定,前三強產生之後,選手們會得到兩天的休息時間,而兩天之後重登擂台,可就是要直接決出狀元、榜眼、探花的順位了,注意,是直接決出,中途不會再有任何修整時間!
簡單來說,便是三位選手都要接連出戰兩場,所以對壘之時,如何用最小的損失擊敗敵人以為下一場留力,便是顯得格外關鍵!
預選第一順位柳竭肯定是最賺的,因為頭一場要在沈青和白晴之間展開,無論打成什麼樣,他都是左手漁翁之利的那個。
雖然這聽起來不是很公平,可實際上公平的很,畢竟柳竭拿到預選第一順位也是憑自己本事拿來的,他能用最快速度擊潰對手,不也要承擔著貪功冒進暴露底牌的風險?
當然了,事實是他隻承擔了一點風險,且沒暴露任何底牌,可這又能說明什麼?
毫無疑問,說明的是他確實比別人強出一截,乃至一個檔次!
不過話又說話來,規則中也沒有明文說明順位靠後的兩位選手就必須打個難解難分,若兩人商議妥當,也可以選擇文鬥。
比如,對某種元技的理解,某種境界的感悟…
總得來說,這前三之爭是完全不同於之前所有輪次的,之前的輪次是單純的、以武論高下的比賽,而這最後一戰,則更傾向於考較一個人的綜合能力。
其中,包括了實力、應變力、權衡力、甚至於心機和口才。
自古以來,一個真正的強者向來都不會隻是一個莽夫,而萬仞爭鋒大會要爭出來的這個“鋒芒”,也始終都是一個綜合強人!
隻是,這種局麵自柳家小輩的崛起打破了,上一屆前三之中有柳家兩人,且不說柳竭的確擁有著能夠奪冠的實力,便是他沒有,在這種情況之下,難道他還拿不到一個冠軍?
也正是因此,人們才會對這一屆的沈青抱有格外濃烈的期望,因為他在某種程度上即便無法擊敗柳竭,其實也已經打破了柳家小輩統治萬仞爭鋒的局麵。
否則的話,今年的三甲之戰很可能便會是柳竭、柳翼、柳尋三人的自家內戰……
沈青當然也明白這種道理,他的出現讓柳家損兵折將又丟盡臉麵,所以在兩天後麵對柳竭的時候,很有可能便是一個血債血償的局麵,因此他就更加需要抓緊時間,保持自身狀態是一,如何處理與白晴的那場對壘也是個中關鍵。
苦練了半晚,積蓄在丹田中的藥力得到了些許轉化,但距離衝擊天光六重還是有些遙遠,不過也必須承認,真元宗和闕玉宗的丹藥當真強悍,即便是他已經轉化了這麼多天,丹田之中的藥力,仍舊十分浩瀚!
是好也是壞吧。
好的是他至少不需要為衝擊天光六重乃至七重的資源發愁,壞的則是,這藥力屬實太強,便是大比結束之後,也未必能轉化的完…
起身下地,輕輕推開窗扉,晚間的風有些清涼,少主院一片安靜。
他不知道兩天後會發生什麼,但他知道,同一時刻,白晴和柳竭應該也在修煉。
他們是不同於其他選手的,三人互相之間都存在著一定的場外恩怨,所以兩天後的決戰,便也不僅僅是一場比賽,更有可能,成為他們各自的人生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