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困,放個之前寫得男主番外,明天淩晨5點起來,就換成正式章節)
皇帝很重視”四學館”的建設,玄學大家丹陽尹許尚之對“玄學館”的建設自然是無比重視。
丹陽郡城在建康城南,許府尹在丹陽郡城旁邊新修了一個諾大的院子,用作玄學館。
今日便是這學館的開館之日。
盡管玄學館的規格很高,卻沒有什麼繁瑣的形式,搞玄學的都愛追求個形式上的飄逸。
陸元斌跟著大哥陸元鈞一道來了學館,許尚之是山長,還有很多慕名而來的教習。
兄弟兩進了丙廳,卻不想已經有人等著了,和兩人一般大小的少年郎。
“二位兄長有禮了。”少年郎盯著兩兄弟,眼角一挑。
“顧譙!”陸元斌盯了兩眼,卻是認出了故人來。
“陸二哥好。”那少年笑盈盈地再行了一禮。
“大哥哥,這是吳郡顧家吳郡長史韋長叔父家的三郎顧譙。”陸元斌趕緊拉過自家大哥介紹到,這也算是他在吳郡時的發小了。
“顧三郎好。”陸顧兩家同出吳郡,雖然沒見過,無形中也透著一股子親切感。
“陸大哥哥好。”顧譙微微側身,給陸元鈞問禮,這回要認真得多。
“顧三,沒想到幾年不見,如今卻在建康遇上了,你竟也來了玄學館。”陸元斌拉著顧譙,三人尋桌坐下,自有書童們墊好了墊子。
“家父今遷祠部侍郎,我自也進京來了。”說到這,顧譙自有得色。
“甚好,甚好!當真是他鄉遇故知。”一連憋著讀了這麼久的書,今兒個總算來了個高興的事。
“沒成想顧叔父也進京了,他日還當登門拜見才是。”陸元鈞打小跟著父親身邊在南方長大,和顧譙沒什麼交情,到也知道陸顧兩家是世交,打了個哈哈便讓到一邊,讓自己弟弟和顧三郎敘舊去了。
卻說這顧譙也是個玩世不恭的主,上頭兩個姐姐,下頭兩個妹妹,端是家中獨子,還是嫡的。萬幸家教嚴,最次也就是和陸元斌跑個馬,放個狗,鬥個雞,也沒學到勾欄瓦舍那一套套。兩個發小互相訴說著許久未見的故事,東拉西扯地也不知聊的什麼東西。
廳內卻是又進的一人,身後跟著書童,提著好大一個書箱。
來人也是一般年紀,看著一表人才,透著少年郎們沒有的沉穩勁兒。沒參與聊天的陸元鈞先看見了。
他是外來戶,不認識。隻得對著來人笑了笑,那人也隻是笑笑,沒有其它表示,尋著空位坐了過去,收拾起筆墨來。
熱臉不貼冷屁股,陸元鈞也沒再言語。倒是聊的火熱的陸二和顧三總算注意到旁邊坐下一位新來的。陸元斌也沒多想,轉過身來,笑嘻嘻地道:“在下烏衣巷陸家陸元斌,添為同窗,甚是欣喜,敢問兄台名諱,家歸何處?”說完頷首一拜。
“在下顧譙,兄台有理了。”旁的顧譙也是笑嘻嘻的。
“烏衣巷不是王謝子弟嗎?”那人停下了手中整理的書籍,看著陸元斌,挑了挑眉。
“吾乃吳郡陸氏子弟,家父新遷入京,也是新近搬入烏衣巷的。”陸元斌報出家室,省得人誤以為是哪的蠅營狗苟。
“莫不是父喪廬墓陸大人家公子,在下謝承錦,有禮了。”那人一聽,趕緊起身對著陸元斌躬身行了一大禮,敬的卻是陸家老爹,果然是人的名樹的影。
陸元斌和顧譙見人家行這麼大禮,也趕緊起來,旁邊的陸元鈞遲疑了一下,也起來了。
“承蒙謝兄大禮,為祖守孝不過為人子孫的倫常罷了,當不得如此相看。”陸元斌也還了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