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槍手(1 / 3)

立春,初時還有些冷,可太陽已經出來了。

老頭子靠在老藤木搖椅上,悠哉悠哉聽著隔壁家裏姑娘練著戲曲,看著手頭的信;戴著眼鏡的老婆子坐在那織毛衣?一旁清白姐兒湊過去看的很認真,不時指指點點。

“信上說什麼。”夫人問。

“上麵說,西洲現在管理的很好,他在普及教育方麵看到了很大成效,學生們都很喜歡,還說講了得知改的一篇叫《射啊日啊》的故事,學生們很喜歡。我看過,寫的確實不錯,徐老師也說,有潛力……”

“枝梅啊,你說得知幾歲了?”老頭子突然閑的問。

“過年該有三十六了吧。”枝梅淡淡說著。

“都三十六了,還沒成親呢。”劉光榮表示惋惜,“你像他這麼大的能耐,到底在想什麼呢?哎,清白,你幾歲了?”

“過年兒得四十了吧。”清白也是淡淡回答。

“都這麼多年了啊……”劉光榮說著又想著往事。“你也沒嫁出去。”

“承蒙老爺夫人關照,清白一直在這。”

“你說,”這夫人貌似看著線纏住了,拉拉扯扯了用力了些,“要不咱們給清白換個名字把她嫁了吧,都怪你取這麼怪的名字,搞得跟此地無銀三百兩一樣。”

“唉,你別說,我看……”劉光榮似乎想到了什麼,濕潤了下嘴唇,又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那個,你打算什麼時候去墓園祭徐編輯?”夫人問。

“唉!”劉光榮突然一拍大腿,“我怎麼把這事忘了?”他站了起來,“老了老了……”

“我還要去張嬸家喝茶呢,就讓清白陪你去吧。”夫人道,“等下穿那朱紅淡紫卦吧,別老跟著什麼樣的。”

……

……

……

墓園的路曲曲折折,總在一片寬裕的山地,各個碑排列整齊。

這是沿用了洋人的一點法子,但朝廷給的理由似乎更恰當些,按理說,咱們都一個國家,團結起來是必須的,哪怕是死後化了鬼魂,也要把洋人化成的死鬼戰勝了去。

當初荒山野田的亂葬,實在不和諧。又因火災等。

這墓園山裏還有一個道觀,名為“清靜大觀觀”,裏麵附屬一個“道士職業技術培訓學院”,出名的科有:

墳學,搖旗呐喊學,認屍心理學,符文設計。

必備的科目有:

道士職業生涯規劃,大道士思想道德理論,老子基礎理論。

正事,就是大家懶洋洋的,這時候人又不多。

劉光榮就這樣裝裝樣杵著拐杖,穿著所謂朱紅淡紫大褂,頭上一頂小黑色貝勒圓帽。他被清白大姐兒扶著,打東邊過來了,就不時看到眼前整齊的墓碑。

這時候,打西邊來了個好人,他也老了,不過被一群人圍著,看樣子像後代。他頭上還是插著釵子,也一身淡黃白,還戴著墨鏡。

這是南北差異,是信仰的差異。皇上說了,要求異存同,這是多元文化。就是,無論多遠的文化習俗,隻要得體,自己愛穿什麼朝代就怎麼穿,隻要不開曆史的倒車就可以了。

於是,像是清地來的老頭看到早年的祖先的孫子們。

“吃了嘛。”這是拄拐杖的問。

“吃了。”那戴墨鏡的回答,又把,眼鏡向下一耷,“你女兒?”

“不是……額……”劉光榮想了下,“保姆。”

“嗬嗬嗬嗬嗬……”那戴墨鏡的走笑了,隨即介紹,“這是大兒子李護天,這是我二兒子李護地,我那個小兒子李得勝也在西洋留學……來,叫劉叔……嗬嗬嗬嗬……”

其他幾個孩子都叫了。

“我看你怎麼像那王思徒呢?”劉光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