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玥去澳門自然是為了賭桌上上的那點事,但是何玥沒有想過真的一輩子靠賭博掙錢。
她在澳門待了半年,半年後拿著百萬資金入股了上海的一家夜店,那個夜店的老板是紅三代,跟何玥在澳門認識,兩人氣味相投,一拍即合。在上海開下第一家現代化經營模式的夜店,當然這也是身為現代人的何玥的點子。
兩人一個有創意,一個有人脈。夜店在上海開張後每天都是門庭若市,之後何玥又把早已租下,卻在當時又沒有錢裝修的二三樓改造成包廂,包廂采用未來化的裝修風格,簡潔明了,關鍵是投資小,但是視覺效果極強,在當時又是獨一家的風格!
何玥跟三代的夜店一躍成為上海最大的夜店,每天日進鬥金。但何玥依舊誌不在此,靠著在上海生活過的零星記憶,拉著三代成立了房地產公司,十年間先後在黃浦區投建的高級樓盤,寫字樓,百貨商場。
以鴻越命名的商場已經進行全國化推廣,靠著何玥現代的記憶吃這第一口的螃蟹。最後的結果自然也是十分可觀,十年間,何玥的資產累積到十億,紅三代的資產更是她的三倍,而這一切大多數都是何玥的功勞,其中的成就感自然十足。
肆意瀟灑了那麼多年,但是何玥卻沒有在繁華的都市裏沉迷,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自己累積資本而已,現在目的已經達到,她自然也就要回到那個小鎮上了。
十年之後的原主,其實也不過32歲,雖然經曆了不少的事情,但是她18歲家人,20歲流產,之後第二年開春何玥穿到她身上,在小鎮逗留了半年,加上在外拚搏十年半,滿打滿算原主也不過三十二歲的年紀。
十年對於一個城市來說,可以是光速的發展,讓它煥然一新。而對於一個小鎮而言,十年隻不過是一個數字。
黃土地依舊是黃土地,土窯洞依舊是土窯洞,漫山遍野的小麥稻穀換不成金山銀山,唯一的改變可能就是有幾戶人家買了摩托車,有幾戶人家買了拖拉機,再有幾戶人家,買了黑白電視而已。
所以當何玥開著路虎車來到鳳兒村時,四周跟原主記憶中的鳳兒村沒有太大出入。
依舊是那段黃泥巴路,碧藍的天空下山野裏開滿黃色的油菜花,還有麥田,一直延伸到村口,一路都是綠油油的,在夏天炙熱的陽光下,給予人陣陣清涼。
村口的老槐樹下站著鳳兒村的村長,穿著藍色的中山裝,頭上戴著同色帽子,古銅色的皮膚溝壑縱橫,他拘謹的站在老槐樹下,崇拜的,羨慕的看著何玥的車。等到何玥下車後,他就激動的走上前來,雙手握住何玥的手激動的晃了兩下,
“紅豔同誌你好,厄是鳳兒村的村長劉二根!”他用著一口帶著陝西味的普通話說。
沒錯,鳳兒村的村長早已換了人。李洪剛今年已經55歲,五年前因為身體不好早早退了休。
現在的村長是一個叫劉二根的漢子,四十六歲,年輕的時候是村裏唯一的高中生,輟學之後在村裏當大隊長,李洪剛退休之後他就給頂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