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〇章 還都洛陽(上)(1 / 2)

議定遷回洛陽之前,楊修已經稟報洛陽的建設進度,在河內、河東、弘農、陳留四個郡的幫助下,建成一個議事殿和寢宮。

宮殿於原址起建,用料大為簡樸,減少了精工細作的鏤空雕刻和花邊繪製,全是普通居住閣樓。

這是劉協在任命楊修搶占洛陽之前就下的命令,若原地建設,需簡樸使用,不得浪費人力物力,用人力要管吃給錢,一切要從當地的條件出發,並提供了幾個人,洛陽城的趙義老族長,馬頭村塢堡的李立校尉,都可以加以任用。

楊修到達洛陽,相對於劉協的畏首畏腳,他大膽任用逃回本地的流民團夥和富商,統計周邊的人、田地、民房、塢堡等等,派出兵馬在曹操的地盤上拉人充實田地,從弘農、陳留拉讚助,派人在黃河碼頭上收稅。

反正隻要是商人,必須要到洛陽看看,政策是極其優惠的,隻要在洛陽城內建一座房舍,就可以在城外的土地上獲得十畝良田;建立房舍三套,就可以在洛陽城內獲得商鋪地皮一套,永久使用。民眾可以在洛陽城規定的地方建立房舍居住,但必須清理一定量的毀棄垃圾,條件就是朝廷認定,隻要在洛陽城裏有居所,就認定是洛陽居民。

楊修帶著三千人馬收取洛陽之前,洛陽城內除了宮殿沒有蓋起來,其他的簡陋小屋遍地都是,經曆了五年反複搶劫,洛陽城內的居住農民基本沒有太多積蓄,但一看到皇帝派軍隊守城,心裏有了底,全部拿出來購買瓦片,拉土造磚,買木料建房,半個月不到,竟然小有規模,洛陽竟然出現兩條像模像樣的街道,不過都是茅草屋頂,木料和瓦片價格上漲,除了楊修主持的宮殿修複能夠滿足供應,其他的隻用用麥稈和茅草代替,至少這些東西不花錢。

在朝廷大力從黃河源源不斷地木料和就地建立的燒紙磚窯的基礎上,三個月後,楊修順利完成兩個宮殿,並完成對周圍縣城的派兵駐守,修葺城牆,都方圓百裏範圍內進行實際控製。

楊修上表通報朝廷當日,伏皇後派出商隊在洛陽承建房舍,隨即順亨糧行、鹽行、鐵匠還有馬行等等分支在皇後的帶動下,向洛陽派駐人員,承建房舍籌辦買賣,大有圈地之勢。

晚間,朝廷回轉東都洛陽的消息傳了出來,不小一個時辰,整個安邑以及在安邑周圍建立房舍的府官、商隊、士族都聽說了,連夜整裝出發,找楊修要買地皮建房舍府邸。

其實他們的動作是最不快的,皇後的動作起到的隻是一個表率作用,真正快的是皇後的商隊,當劉協命令楊修帶兵去收取洛陽的時候,伏皇後讚助了大量的金錢和物資,所有好的地塊和門麵都已經搶占完畢,洛陽城內已經初具規模的兩條街,其中一條府邸大街,全都是皇後的產業。

當所有的人都知道皇帝要遷回洛陽時,好地方都被楊修給賣完了。

但這樣,不多的資源更讓人眼紅,楊修在聯合四個郡治的同時,已經足額保證皇帝在洛陽的優勢地位,因為建立三個房舍之後,才能有機會建立自己的房子,而前麵三座規劃在某個地址,這個地段,其實都是皇帝私產。

劉協看著楊修送來的最新的奏報,對楊修的這種先見之明異常佩服,他猜人心的本事確實不是蓋的,隻是一個小小的囑托,他就能夠得知劉協要遷回洛陽,這樣的人不讓他對付敵人,太虧才了。

過了半月,陳群提交議郎製度和朝廷一攬子製度,將朝廷所有官員分為九品,分為參政官員和工作人員,參政分為兩級,輔國三公和議郎若幹,朝廷各級官員進行糾正補充完善,這個事情非一日之功。

“遷回洛陽的時間,就是試行製度的時間。”關於製度,劉協在朝堂上唯一的一句話,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