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三章 出洛陽(二)(1 / 2)

劉協轉轉悠悠來到議事殿,群臣都在辦公,抄寫政令信函,分發各個諸侯,趙溫等幾個老臣很是奇怪,皇帝從來厭煩朝政,突然來到朝堂,定然沒安好心。

果不其然,劉協召集三公議郎,直接宣布要親自收降荊州的各個諸侯,理由相當充分:“劉表、劉備都是漢室宗親,心有鬼胎也就罷了,但張繡和曹操卻對不會對朝廷心悅誠服,如果不狠狠地揣上一腳,他們豈能老老實實跟著朝廷走!”

劉協的強硬讓眾臣犯難,袁紹剛剛提出太危險,劉協駁的他異常難堪:“北伐更危險,我還不是活生生的!”

趙溫從側路勸阻:“朝廷沒有餘糧啊!”

劉協冷笑:“孤已經跟伏皇後借了五十萬石,足夠十萬人馬吃喝到來年春天。”

陳群位卑言微喃喃道:“兵書雲:不打無準備之仗……”

劉協毫不留情地嗬斥道:“孤是去接受歸順,……就算是打仗,我們已經派出李傕和楊修做先鋒,孤帶人馬就是去馳援,還用準備麼?”

眾人還待勸說,劉協怒道:“你們都是大漢重臣,心中所想當是恢複天威,統一天下,但你們可知孤心中急迫,孤深入塞北羌胡,南穿荊、豫、揚、兗四州,繼而北伐蕩平北方,何嚐沒有響過自身安全。但先帝早逝,哥哥做皇帝不足一年被殺,孤一人身負複興漢室的重任,尚且不惜此身,數犯艱險,爾等若知道孤的苦心,就應該打理好朝廷,為孤平定天下免除後顧之憂,眼下四方來降,不啻是天賜良機,如果孤親自領兵前去,豈能不事半功倍!”

大臣們第一次看到劉協發脾氣,說的情真意切,全都麵紅耳赤愕在當場,他們都是老臣,確實不能領兵打仗為皇帝分憂,想到皇帝幾番生死方恢複半壁江山,皆無從勸起,不過心中不服。

此一時彼一時,現在勝利在望,皇上乃是一國之君,當初是艱險,但那是為了拯救萬民於水火,但現在麾下大將無數,都是攻伐一方的帥才,還用皇上親自出征!

“都是漢室忠臣,說的太重了,別傷老臣們的心!”

劉協思謀好的話脫口而出,看到一群老臣尷尬地表情,才知道後悔,趕緊挽回:“我們君臣一心,何愁天下不平……你們都是老臣,精於朝廷事務;孤不善政務,卻喜攻伐,我們君臣相輔相成複興漢室,上承天恩,下慰黎民,豈不美哉!”

眾臣感動,無奈應允劉協離開洛陽,當日洛陽皇宮內通宵達旦,調集兵馬糧草武器裝備等等諸事,伏皇後的糧食藏於河東鹽池和安邑城北的鐵監之內,起運需要三日急行軍,準備時間也不會少於三日,劉協親發命令,令王海分出一萬精兵起運糧草,隨皇帝殺奔荊州。

……

第二日,楊彪和伏完回到洛陽,高興的老淚縱橫,身後的一員戰將低調拜服,卻是張頜。

麯義經劉協欽命,自領大軍與當世大謀士田豐北上駐紮在幽州易水,鎮守北方。冀州和青州兩地派遣帳下將領和袁紹的兩個兒子管轄黃河北岸諸城,張頜隨同楊彪一路在青州完成屯軍製度之後,經黃河一路來到洛陽,而伏完早些完成任務,卻行進於山間,抵達洛陽時竟與楊彪一同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