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平完全否認:“我都已經認罪了,而且我也知道不管怎麼狡辯,判刑時終難逃一死,我還有什麼理由撒謊?老大,你想多了。”
高棟看著他的眼睛,問:“你是具體什麼時候開始想到殺死工商所全部人的?”
“我被王紅民打過巴掌後,其實也不能說具體某一天突然下定了決心,我中間有反複,有猶豫,有思考,也加上往日我聽聞的工商所的所作所為在心裏發酵。如果一定說一個時間,應該是在我拿到朱夢羽給的視頻後的幾天裏,正因為有了這視頻,讓我覺得可以利用林小峰,才下定決心犯罪,最後全部嫁禍給林小峰。”
“那麼你是什麼時候想出整個殺人計劃的?”
“什麼時候?嗯……”李衛平眼神晃動一下,隨即略略朝下看著前方,道,“計劃是反複思考,設計出來的,具體說不準哪一天,因為方案初步定了後,我後來也進行了修改,把各種因素和細節考慮進去。”
高棟注意到他的眼睛,他的眼睛是向前略朝下的,這種狀態是典型的回憶特征。相反,如果是撒謊,編造謊言時,人眼習慣性會向左上或右上轉,根據每個人的左右腦使用習慣不同而有所區別。
不過高棟轉念一想,李衛平跟他一樣,老本行就是心理學的,這種常識他肯定知道,也許是故意裝出來的。用測謊儀對付李衛平?更不靠譜。本來測謊儀的有效性就值得商榷,許多人說真話時由於緊張,顯示他在撒謊。心理素質好的犯罪者根本不怕這一套,測謊儀在他們眼裏就是一坨屎,他們習慣性地先在心裏編造謊言,讓自己都相信了謊言,隨後心平氣和地說出來。
高棟繼續盯著他,道:“你最開始想到要在服務區動手,是什麼時候?”
“應該去年十月份。”李衛平說的很幹脆。
“你為什麼會想到在服務區動手?”
“林小峰無意中告訴我工商所年底會旅遊,而且是一車人不帶家屬去。”
“那你怎麼會想到利用別克車?”
“當我得知他們年底前會旅遊的這條信息後,問了林小峰他們會開幾輛車,如果是開多輛車,我就會換其他的計劃,結果得知是一輛車,激發了我布局設計的靈感。”
“你什麼時候告訴林小峰你準備在他們旅遊時動手?”
“去年12月下旬,案發前半個多月。”
“之前你都沒跟他說嗎?”
“對,之前我都在反複規劃這個方案的可行性,我隻告訴他,等我想妥當了再通知他怎麼配合,直到12月底,他們具體的出發日期定出來了,我才最終把別克車消失的計劃告訴他。”
高棟微眯著眼道:“他們旅遊的路線,幾個月前就確定好了?”
“對,去年十月份林小峰告訴我年底旅遊時就基本定好了。”
“當你最後告訴林小峰,你準備在他們旅遊時動手,他難道沒有懷疑?他隻答應配合幫你殺死王紅民,並不想殺死其他人,他難道不懷疑你為何不挑王紅民落單的時候,而是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