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頑心起小俠誤入蓮花山(1 / 3)

尹建平一口氣練完了師門絕技,殘劍二十一式劍法,在最後一招“劍掃群魔”中收住了劍式,滿臉汗水,但仍然神彩飛揚。啞叔冬國雄,笑著跑了過來,用手裏的毛巾為尹建平擦拭汗水。他一麵擦一麵吱吱,呀呀,說著。

鄭天明哈哈笑道:“平兒,你啞叔在誇你哪?”

上來吧,洗洗臉,該吃飯啦!

“哎”師傅!

尹建平高興的回應著,與啞叔倆人洗臉去了……

早飯之後,尹建平來到了鄭天明的房間,拜見了師傅以後。

鄭天明道:“平兒,為師果然沒有看錯你,短短的百日閉關,你練就了基本入門功夫,內功也有了一定的火候,但是,光靠你目前的功力,和身上挙腳劍法是,遠遠不夠的,需知中原武學博大精深。一個人若想在江湖中立足,如果,沒超人的毅力,定力,一技之長。那更是不行。目前,你的輕功火候欠佳,往後要勤加練習,練內功靠的是氣的不段爭加。比如一幹枯的池子,若想水到池滿,那是不可能的。而靠的是天長日久點點滴滴集攢,池水才會滿塘,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是這個道理。”

說到這裏,鄭天明笑著道:“你閉關的時候,其實為師並沒有離開過你,特別是你把內功心法練到了第七,八兩重的時候,為師一直在你身邊,因為,本門內功心法中最難的就是七,八,兩重,一般人如果沒有祖師爺的丹藥,龍涎香,是練不成的。”

然而,在初練本門內功到了七,八兩重時,更為重要的是:這個人首先要具備二個條件;一是本人除了有天份,還得有堅強的毅誌,和忍耐力。二是:必順能忍受住疼苦的煎熬,而且在“平兒,以上種種,你都做到了,所以為師非常心慰。”

聽鄭天明,說到這裏,尹建平插話道:“師傅,你說平兒在練功的時候,師傅就在平兒身邊,那平兒怎麼看不見你呢?”

鄭天明,嗬嗬笑道:“真是傻孩子,難到神龕上的燈油,和你每天子午燒的龍涎香,自已會長出來呀,還有,你每天服用的丹藥它也會自動的加滿,一百天吶,你吃了多少顆丹藥?

尹建平不好意思的笑了……師傅,我還也為你不管我呢!”

鄭天明嗔笑道:“傻徙弟呀!你練到七,八重的時候,隻要一分心,就會走火入魔的你知不知道,如果你走火入魔了,輕則全身筋脈寸斷,重則死無完膚。所幸的是,你熬過來了,所以師傅沒有出手幫你。”

“嗷”

師徙倆在房內,鄭天明把話提轉到了江湖各大門派,從武學說到了各派武功的特點,什麼是黑道,白道,及江湖中的各種禁忌。

最後又說到殘劍門為什麼會成為中原武林掌劍令主,等等!尹建平的聰明,舉一反三的過人智慧,偶爾間還會跟鄭天明撒嬌,使這位八十高齡的江湖異人,返老還童。

日月星辰,星移鬥轉。轉眼間三年過去了!

尹建平三年來除了練功打坐,剩下的時間,就是啞叔帶著四處打獵。啞叔待他如親生兒女,除了在生活上照顧得體貼細膩之外,還帶著他在山裏厲練輕功,然而。隻有一處山穀從不準他進去,師傅告訴他說,那是一處及危險,又恐怖的地方,從祖師爺柳程風那一代起,在忘憂穀中創立殘劍門那天起,立下了門中弟子不準進穀的規矩,師傅告訴他,殘劍門二代門人都沒有人進去過。

每次從穀口經過,啞叔都會拉著他繞道而行……

時間又過了一年,這年的五月端陽節剛過,師傅出山雲遊去了,穀裏隻剩下了尹建平和啞叔倆人,漸漸長大的尹建平,幾年前帶進穀的衣服,穿不了,鄭天明臨行時告訴啞叔,讓他抽時間回五台縣二師叔劉正雄家一趟,把劉家為尹建平做好的衣服帶回山裏。

這天,尹建平在洞裏修練,師傅走時傳他的“碎骨神功”。啞仆見尹建平閉關練功,無事正好下五台買點家用。於是啞仆便下山而去、……

也許是冥冥中命運的作弄。鄭天明和啞仆冬國雄這一出山,差一點與尹建平陰陽相隔。

就在啞仆後的第二天中午,洞中閉關的尹建平,提前出關了。出關後他四處找尋啞叔不見,最後在他房中發現了啞叔留下的字條,看見完後得知,啞叔下山到五台去了。穀裏沒了啞叔,他一個人百無聊賴。

於是,他忽然想起前幾天啞叔帶他去百草穀打獵,那裏雖是荒山野嶺,山上沒有一棵樹林。但那齊腰的矛草,雜樹中,是野雞棲息產蛋的好地方。那天啞叔帶他去了那裏,回來時收獲讓他興奮異常。除了十多支野雞,還撿了好多蛋。

他想了想,不如趁啞叔不在,在去一趟百草穀,弄上幾支野雞和蛋回來,也算是幫啞叔貼補家用。於是他打定主意,便到啞叔的房內拿上了弓弩,準備好用具向百草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