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豐都城東不到三裏地的虎石口,又叫蜀關,是兵家必爭之地,自洪武八年,朱太祖統一全國後,這裏就從此撒走了守軍。
而這又是從湘西,進入蜀中豐都的必經啞口。
一把不知從那裏找來的椅子,擺在官道中間,小霸王大馬金刀,而又十分遐意的坐在上麵,憂閑的像是坐在自己家的後花園中茗茶。在他身後,站立著七名大漢,其中四個便是蜀中四傑。
此時,在四傑黝黑的臉上,寫滿了奈,他們似乎是受製於其它約束。才不得於陪著這位花花公子站在這裏。因為,在他們認為,及知不可違而違之,定會遭到意測不出的後果。
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小霸王就像一個七八歲的孩童,拿著一把水果刀,要去刺穿一塊鐵板,隻有瘋子才幹的出來的傻事。而小霸王他目下就是一個無可救藥的瘋子。
蜀中四傑就是這樣認為的,而在他們寫滿無奈的臉上,似呼又多出了一絲期待,他們在期待什麼?是官兵的到來?還是想早點結速。
小霸王此時的心情是美麗的,他在此刻的腦海裏,正在幻想出,一幅美麗動人的畫卷,大紅喜子,高高掛在正堂上,從大廳至大門外,掛滿了紅綢,鞭炮聲,鑼鼓聲,歡笑聲,聲聲入耳。六條紅綢拴著六位絕色佳人,在他的扡引下,在親友們的賀彩聲中,從大紅地絨毯上走向正堂,去接受父母長輩們的祝福。
西方有句話說,上帝若是要讓一個人滅亡,必先讓他瘋狂。而眼下的情景正是如此。小霸王被迷住了,他甚至失去了一般普通人,所持有的理性。在他認為,在豐都這塊土地上,沒有他做不成的事,更沒有他不敢做的事。
他卻不知自己這一次,會發生什麼後果。佛家所說的因果關係,世間的萬事萬物,都循環於因果關係中,有因便有果。
“他們來了”!
說話的確是站在他身邊的一個大漢。
小霸王道:“哎!怎麼回事?隻有倆個人?那幾位仙女姐姐呢”?
蜀中四傑的老大冷聲道:“該來的!他們一定會來”!
小霸王麵上有些不悅,但他並沒有說什麼。隻是回頭對另一個道:“狗子!快去看看,格老子的,都快一個時辰嘍!還沒到”?
那叫狗子的大剛要走時,又止住了腳步道:“公子,楊都統來了”!
話剛說完,隻見一隊官兵進了穀口,領頭的騎著一匹大青馬,後麵是一隊兵勇,很快進了虎石口,說話間便到了近前。
那楊都統翻身下馬,小跑著來到小霸王麵道:“梁公子!啥子事!火燒屁股了訕”!
小霸王傲氣十足的說:“啥子事?天大的事情撒”。
楊都統道:“請梁公子明示”?
小霸王道:“這樣的,本公子得到一個可靠消息說,有一夥打家劫舍的土匪要從這裏經過。因此,本公子請示父親,調楊都統前來揖拿。怎麼?這麼大的功勞,楊都統不想要”?
楊都統賠笑道:“要!當然要!謝嚴公子提攜”。
小霸王道:“不用謝!辦好這件事,本公子另有重賞”!
不知為什麼?
蜀中四傑也是殺人越貨的主。多年來為惡江湖,曾被殘劍門門主鄭天明擒獲,後來四傑苦苦哀救,並發誓從此改惡從善,不在為禍江湖。鄭天明念其有悔過之意,便放了他們。從打那時起,四傑才隱退江湖。
然而,小霸王的父親梁明遠聽說,蜀中四傑是蜀中的武林高手,為了培植勢力,爭強他統製一方的權利,保正一家的安全。不惜花重金將蜀中四傑請出,名義上是給自己的兒子請幾位師傅,而實際上是為梁府看家護院,充當打手。
而蜀中四傑因十多年前被尹建平的師傅收伏,並退隱江湖,隱居久了,靜中思動。
因此,當梁知洲親自多次登門相請出山,四傑見其梁知洲是朝廷命官,又是豐都的土皇帝,雖說是為梁知洲的兒子當武教,但他們知道,給一個堂堂知洲府中的兒子當教頭,並沒有違背當年的誓言,而且,投靠官府之後,至少比當年亡命江湖,刀尖上舔血的日子要強。
所以,蜀中四傑便同意了。然而,他們為了不違背當年的誓言,並向梁知洲提出了三條規矩:“不想做的事不做。幫助官府擒拿江湖中人的事不做,殺人為惡的事不做”。
可是,今時幫助小霸王追捕青城派弟子的事,的確並非四人所願,因此,當追到嚴莊時,梁公子下令出手,四人隻作壁上觀的原因了。
而小霸王不當不聽勸,反而調動城防營的官兵,給尹建平一行,以打家劫舍的土匪名義將其抓捕。勸說無效之下,又為了保正梁公子的安全。無可奈何,蜀中四傑隻好留下。
卻說啞仆冬國雄和劉武前行進了穀中,老遠就看見小霸王坐在路中,身後確是一隊官兵。
劉武道:“冬叔!師弟果然言中,小霸王在半道等咱們,你看,還帶來了官兵。不知他這回,又給咱們按上個什麼罪名”。
冬國雄笑了笑道:“似這等官府公子,為了達到目的,還敢動用官兵,他隻能給咱們按個土匪吧。老夫別的已想不出,他會給咱們扣上什麼罪名。天作逆不可饒,人作逆不可活”。
劉武苦苦笑了笑道:“是呀!似這等無法天的官家子弟,除了欺男霸女,欺天罔地的事情,恐怕幹不出什麼好事出來。那我們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