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丐幫陳長老相隨,從滇西入蜀中之後,到了有了丐幫各分壇的幫助,人還未到,下一站馬匹就為他們準備好了。因此一路緊趕,所到之處,都有丐幫負責準備食宿,所以大大加快了路程中的速度。
按尹建平最初的想法,陳長老因為送信,連續幾個月的路,身體十分疲倦,需要調整一下,讓他隨劉武等人回中原,但陳長老卻以是一位俠義心腸之人。
當他得知黃河大決口,他那裏還有閑下來的心思,並向尹建平爭取隨其北上,雖說尹建平很是擔心陳長老的身體,但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卻說出了一段讓在場所有人,都無法拒絕的話。
他道:“少令主!救人如救火,從滇西趕往徐州,萬裏之遙,如果屬下不跟著你們,隻怕等你們到達徐州時,以是三個月之後的事了”。
“這一路之上有老朽跟著,我保證,從這裏到徐州最多需要二個月左右的時間,便可到達,那時候,說不定恐怕還要多救助許多人的性命啊”。
他的一席話,讓尹建平無語了。因為,他所說的不假,一個丐幫長老,他的出行,對各省丐幫分壇來說無疑如幫主親臨。一路之上,隻要有他的幫助,恐怕行程之上,定會給他帶來許多幫助。
這是他這位欽差也做不到的。沒有再說什麼,於是尹建平點頭同意了,香兒聽說把她留在最後一批走,硬是不依,她硬是死磨硬泡撒嬌,最終尹建平才答應了她。
還真如陳長老所說的那樣,在進入蜀西後,尹建平一行中途中得到了所有丐幫分壇的幫助,行動神速。六十多天後便順利到達災區徐州境內。
前行時,一路上難民漸漸,到達徐州最近的沛縣時,洪水還未退去,當地的許多難民在一遍汪洋中打撈著從上遊浮下的屍體,農具。
沛縣成了上遊災民的集結之地!大多數地裏,路邊由當地官府,和民間百姓自發的搭起了許多棚子,為難民提供一些遮風擋雨的地方,一間小棚子裏,往往住著十多口災民。連插足之地都沒有,沛縣城外許多地方,新墳遍布,一遍慘象。
陳長老歎聲道,“哎!這種災難,慘不忍睹啊”!
尹建平點點頭道:“是啊!正當多事之秋!國貧民窮!似這般災難!看來當地官府雖有救民之心,怎仍有心無力”。
天王星高懷文道:“令主!我們是不是先進城”?
點了點頭!尹建平道:“目下我們剛到這裏,幾乎對災區的情況一點也不了解,隻有先進城,到縣衙去,才能了解這裏和災區的情況,我們才好應對”。
眾人下馬徒步,來到城門口時,這裏集結了數百難民!把城門圍得水泄不通,十多個兵勇擋在門口,正與難民發生爭吵。
高懷文上前了解了情況,返回來道:“稟令主!城內人滿為患,縣太爺下令!所有難民不得入城”!
尹建平點頭道:“一路上走來,路邊!地裏搭建了許多草棚,有些還正在建蓋,這就說明了問題所在,我們選進城吧”!
高懷文轉身擠進人群,與守城的官兵耳語了幾句,那官兵大聲道:“鄉親們!大家不要吵了,不要亂!靜一靜!靜一靜,聽我說!朝庭派欽差大人到我們縣來振災啦!大家讓一讓,隻要欽差大人一到這裏,我們會好起來的”。
“請大家讓一讓,讓欽差大人先進城”!
眾難民聽到欽差到此,急忙轉身向尹建平等人圍了上來。
尹建平知道:此時,如果自己不站出來說幾句,恐怕將無法進城。
於是,他是向前來,大聲道:“各位叔叔大爺!嬸嬸們!我們聽說你們受災,便匆匆連夜艱程從南方趕來,其目的就是為了救災,並想盡一切辦法幫助你們渡過難關的。因為我們剛到災區,還不完全了解這裏的情況”。
“但你們放心,無論你的在城裏城外,都一定會得到救助的。我們也決不會丟下你們不管,大家請不要擔心,你們很的困難,很快就會得到解決,我敢保證,隻要我們到了這裏,決不會在餓死一個人”。
“大家先在城外暫時等待,等我們進得城裏,向縣令了解情況之後,便及時的按置大家”。
眾難民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有的說官府無心管理難民的死活,有的還甚大罵起來。城門口又開始亂了起來。
一個中年老漢道:“什麼欽差大人!他這麼幾個人,一未帶糧食,二末帶銀兩,隻怕是那家大戶人家的公子,小姐為了進到城裏避難,哄騙咱們吧”?
正在此時,牛太官大聲道:“鄉親們!鄉親們!大家先靜一靜聽我說,我是飛虎門外壇壇主牛太官,大家還記得十年前的那次黃河大決口嗎?當時就象今天一樣,是我們飛虎門在災區設了數十處粥堂,幫助鄉親們渡過了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