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神風九義引蛇出洞(1 / 3)

太和殿上,洪武皇蒼老的身軀卷雍在皇位上,這位曾經叱吒風雲幾十年,親率義軍久經沙場,曆經死生而推翻元朝統治,開創大明王朝的洪武帝,現以經失去了當年那雄姿英發的豪氣幹雲氣質。人老了就是這樣!無倫你當年有何等的豪情萬丈,到了垂暮之年,便所有的一切,都將隨著歲月的時光而漸漸消失,甚至死亡。

這點就連這位掌指天下的一代皇帝都不例外,這是人世大自然輪回法則。

孫兒參見太祖皇爺爺!

洪武帝直起身子,一下子臉上變得十分慈祥的樣子道:哎喲!我的掌孫太子來啦?快起來吧?

“謝太祖皇爺爺”!

洪武帝欠了欠身,大概是坐得久了,他換了坐姿道:“太子!出了什麼事了”?

永樂太子道:“稟報太祖皇爺爺!外祖公昨晚子時未在府中地宮被暗殺了!並且被取走了首結”。

“什麼,太子!你是說你外公他被人殺啦”?

洪武帝聽到這一消息,洪武帝不禁有些吃驚,他驚得渾身一震,坐直了身子,呆呆的看著永樂太子,過了一會便沉聲問道:“昨夜被殺!為何今晨來報”?

永樂太子道:“太祖皇爺爺!事發突然!又是子夜過後,太祖皇爺爺年事以高龍體次安,孫兒便通知各位大臣,不要打繞太祖皇爺爺”!

“糊塗!朕咋晚是有些欠安!但出了這麼大的事,也不向朕稟報……你們當朕”

“唉。算了!太子是該主事的時候嘍”。

永樂太子道:“太祖皇爺爺!請息怒!沒有急時稟報太祖皇爺爺,孫兒完全是出於皇爺爺的身體而考慮,雖然事情體大,但皇爺爺龍體欠佳。所以,孫兒便阻止其他大臣上報,孫兒獨斷,請太祖皇爺爺恕罪”。

洪武帝歎聲道:“唉……太子!你用心良苦!怎仍你外公與朕卻是生死之交,久經沙場,共生死的兄弟,他又是朕的工肱之臣,因他晚節不保,朕下令清查於他,留至獄中自酲,但朕並沒殺他之意呀”!

“見他年紀上尊,況身體日下,承你太子多方請求,朕同意放他回家卸養天年,怎知他出獄不到二月間,就被仇家追首結於地下,唉。若知今日,朕還不如暫留他於天牢之內,還能保他天年”。

永樂太子道:“太祖皇爺爺!您節哀順便”!

洪武帝又是歎聲道:“唉.……一月之內!朕身邊連走了二個大臣,先是馬愛欽,隨後是李愛欽,接著就是你外公,這些都是欽之玄肱,朝廷棟梁啊!洪武帝似是有些異常激動,他拍著幾案數落著,雙眼中淚光閃現”。

永樂太子見此,急忙跪下道:“太祖皇爺爺!你節哀吧!若是氣壞身子,孫兒萬辭”!

洪武帝靜靜的看著臥榻前那盆正含苞欲放牡丹花,又是長長一歎道:“人生一世!草木一春,這人呐,活之一生,還不如草木,更不如朕榻前區區一盆花的命!太子!刺客抓到了嗎”?

永樂低下頭道:“回稟太祖皇爺爺!昨夜事發不到一時三刻,孫兒便趕到外公府上,看情形後圓似經過了一場慘烈的打鬥”。

“圓子裏負責的警衛侍衛,死了二十四人,有些是在警衛中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刺客暗中殺死,有十多名包括統領在內的侍衛,是在事發現場與刺客博鬥中身亡的,當孫兒趕到時,刺客早已逃脫”。

洪武帝冷聲問:“這麼大的動靜!刺客一定不會少”?

永樂太子道:“太祖皇爺爺聖明,刺客卻是不少!據陳將軍說,刺客一共有六人潛進太師府實施喑殺,逃走時又有十多名後援持弓弩阻擊,隨後遁走”。

洪武帝道:“看來這是一場早有預謀的暗殺!這是什麼樣的刺客,敢有如此大膽,京城重地,組織了這麼大的一場謀殺?太子!你們昨晚一無所獲是嗎”?

“回大祖皇爺爺話!咋晚孫兒責令東廠侍衛全部出動,城防督軍陳將軍調動了所有官兵,全城戒嚴抓捕,刺客似人間蒸發,毫無蹤影”。

永樂太子說到這裏,有些沮喪的低下頭。

洪武帝道:“嚴查!一定要嚴查!刺客便是上天入地也要找到,並且必須追回你外公的首結,讓他完整下葬。傳朕旨意,太師張權按王爺禮儀下葬”。

“是!孫兒遵旨”!

洪武帝揮了揮手道:“你去辦差吧!朕有些累了”!

永樂太子道:“孫兒遵旨!並代外公謝皇爺爺恩典!孫兒告退”!

洪武帝看著太子消失離去的背影,眼光裏流露出幾許的歉疚,他自語道:“皇孫呐!不要怪皇爺爺心狠手辣呀!國賊一日不除,吏治就無法推行新政,如果不推行吏治,大明江山不保,皇爺爺也是為了大明萬年基業啊.……來人”!

“奴卑到”!

洪武帝道:“陳公公!西圓鳳凰閣可安排好”?

陳公公道:“萬歲爺放心!昨夜間鳳凰閣戒嚴,沒有萬歲爺你的旨意,任何人等不得私闖鳳凰閣”。

洪武帝道:“你傳旨!讓陳督軍來見朕”!

“奴卑遵旨”!

通往鳳凰閣的道上,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把鳳凰閣圍得戒備森嚴,就連東廠侍衛以不敢輕易雷池。

而鳳凰閣裏尹建平等人正在亭子間喝茶聊天,閑情逸致的樣子,似乎昨晚京城太師府的刺殺行動,以他們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