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的內容,顧惜朝嘴角微微向上勾起,關門,離開房間。

顧惜朝踏著輕快的步伐走在路上,他按著約定來到“望江河”上流的小亭上,從這裏能觀看汴京的全部景象。

小亭的牌匾上用草書寫著“望江樓”,相傳它名字的來曆是因為當朝的一位蘇姓文官,在與友人送別時,醉酒後,亂了心智。作了一首“少年狂妄白發詩”,也因為這首是詩,那位文官在仕途上一直都不得誌,三次被流放二次被貶。

這位文官雖在仕途上不得誌,但他詩詞溫婉、豪氣,風采各異,讓人朗朗上口。很受京中的百姓都喜歡。他的很多的詩詞都被編為歌曲小調,在坊間流唱。

文官在遭奸人所害,被皇帝下令流放的路上,生病死去。京中百姓為紀念這位一文官,特用他那首“少年狂妄白發詩”中的一句詞來命名。

“望穿江水樓台空,隻思杜鵑忘梨花”顧惜朝輕聲念叨,這牌匾旁的題字。

這字雖被人刻意損壞,但對書法頗有研究的顧惜朝,從字的轉折走向,還是認出這些字。

顧惜朝心中歎息道“就憑這一句詩,怎麼可能不被流放,這分明就是一首諷詩,而且還是諷刺當今大宋皇帝。”

“杜鵑”本指一些美好的事物,而在這首詩中暗指著榮華富貴。“梨花”同“李花”,“李花”既是李家王朝。

顧惜朝喃喃自語道:“隻知道享受榮華富貴,忘記了唐朝是怎麼滅亡。”

當今聖上和唐後主一樣,都是愛詩詞歌賦之人,整日隻知道吟詩作畫享樂,不去關心朝中之事,盲目寵愛小人,禍害忠良。

顧惜朝輕歎一口氣,他真不知如此昏君,竟有那麼多人前仆後繼的為他賣命。

忠良?自古一來辭舊推新,舊朝換新朝,這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情。黎明百姓才不會關心龍椅上坐著何人,他們隻關心今年的收成與剩餘,夠不夠來年的播種與糊口。

作者有話要說:這個月底,打算完結。正考慮要不要寫第二部,收藏率過千或者看的親多就繼續寫第二部!新坑歐陽鋒和黃藥師的,這篇文完結就填坑。所以嗎,教主和小顧的,故事還要看大家了,嘿嘿!我很想寫歐陽鋒和黃藥師。

☆、繼續更新。

山間的小亭被樹木圍牆著,顯得格外涼爽,也因為空蕩的原因,又顯得格外寂靜。顧惜朝坐在小亭的石凳上上,綠蔥蔥的樹木被緋墨和紫墨點綴著,偶爾會有清脆的鳥鳴聲,來為‘山河圖’歡快奏樂,為寂靜增添‘悅’的聲調。

青色的衣衫勾動著‘山河圖’的畫麵,顧惜朝嘴角微微向上揚起,雙目的瞳水蕩起柔意。

“嘩嘩”鬆樹的葉子響起,

“你來了!”顧惜朝知道這不是風吹草木發出的聲音,他在空氣中嗅著熟悉的味道。

“之陽”一道聲音響起,溫柔悠轉的傳顧惜朝耳中,衝洗掉顧惜朝這段時間來的惆悵、擔憂、桑愁、怨恨等複雜情緒。

顧惜朝,轉身看小亭多出來的一人。

顧惜朝溫柔著看著來人,輕柔道:“子旭”

東方不敗,勾起嘴角,邪笑道:“我來了”不是‘我回來了’,隻因他們的心都沒離開過彼此,沒有‘離去’與‘回來’隻說。

沒有‘離去’哪來‘回來’。

顧惜朝頷首,他猛一拉東方不敗的左手,把東方不敗拉進懷中,緊緊的抱住。

東方不敗,輕笑,雙眸中幽幽泉水流淌,他回抱顧惜朝。

二人之間,不輕易間流露出的風情,打動著彼此。彼此就像吸食著罌粟的嬌柔的花瓣似的,緊緊的摟著對方,吸食著對方的氣息,把自己的味道染在對方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