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章不同,第三樂章充滿著一股不可遏製的熱情與抗爭,和異常激烈的矛盾衝突。
第三樂章響起,激動的急板,升c小調,4/4拍子,奏鳴曲式伴隨著左手如同悶雷般讓人不安的低音八度和弦,陸維右手貼著琴鍵,飛速向高音區掠去,帶著不可遏製的沸騰的熱情和煽動性的旋律響起,隨即不協和的強力度和弦響起,如同激烈的狂怒,震顫著人們的心靈。
第二段樂句以更加不協和的方式響起,仿佛是憤怒的情緒進一步擴大,鋼琴出了抗爭般的怒吼。
隨之而來的第二主題,情緒上像是稍稍平複了一些,但卻仿佛帶著從心底出的申訴和質問般,緊緊抓住了眾人的心。
陸維的雙手在琴鍵上的動作,一改上一曲的輕柔與細膩,每一個動作都是那麼幹脆,甚至就連弱奏的和弦,都猶如在命運的巨手下不安的呻[yín]聲,帶動著人們的情緒也變得緊張激動起來。
第二主題臨近結束時,出現了連續的八分音符,雖然力度並不很強,但卻帶著斬釘截鐵般的節奏,表達著內心的堅定信念。
陸維的雙臂小幅度地輕抖,雙手在琴鍵上果斷而幹脆地起伏,傳達著內心堅定不屈的情感。臉上的表情專注而狂熱,眼裏的目光中帶著一往無前的執著和永不低頭的氣勢,嘴唇冷酷地向下抿著,臉部的線條冷峻而剛硬,如同一尊不可撼動的巨人。
音樂,如同一雙巨手,將在場所有聽眾的心牢牢地抓住了。那殘酷的命運般的聲音,讓每個人的臉上都帶上了一絲沉重,那仿如抗爭般的怒吼著的和弦,卻如同一陣陣大錘,重重地敲擊在每個人的心靈上,仿佛是要掙脫桎梏般,然而,那急速不安的旋律,卻如同一張張細密的網般,讓人掙脫不得。
許多聽眾,都不自覺地攥緊了拳頭,心底奔湧著激動的情緒,伴隨著每一個強力度和弦,不少人忘乎所以地點著頭,仿佛那是戰鬥的號角般。
周廣仁和淩遠這兩位權威評委,再次被這直擊人心的音樂震撼了,那眼光中,除了純粹的欣賞,再沒有一絲別的東西,仿佛是在享受著一場視聽的盛宴。再看其他的評委,臉上的表情都是一樣的,更有幾個,更是從始至終,都用點頭和手部的小動作,來表達著自己激動和投入的情緒。
陸維在鋼琴前的演奏狂熱而投入,鋼琴,似乎已經成為了他肢體的一部分,每一個或強或弱的和弦,都是按著自己心中的意誌體現出來。陸維的肢體語言也伴隨著音樂的情緒,展現出一股果斷和一往無前的氣勢,隨著一連串如不可阻止的傾泄般的下行旋律,音樂進行到了尾聲,隨即,三個沉重的低音和弦,結束了整樂曲。但樂聲雖止,樂意未盡,那抗爭的信念,已深深地留在了每一個聽眾的心底。
當陸維起身的那一刹那,全場靜寂了幾秒後,響起了一陣近乎瘋狂的掌聲。這段震撼人心的音樂,徹底將在場的所有觀眾征服了。
不知是誰帶的頭,人們開始一批批地站起,而最後,就連七位評委,都站了起來,臉上帶著肯定和欣喜的微笑,送上了自己的掌聲。
第二百章 音樂的希望
“這孩子的演奏讓我想起了鋼琴家威廉.肯普夫。”,淩遠一邊鼓著掌,一邊對身邊的周廣仁說道。
“是啊,這是我聽到過的,最好的《月光》,真是難以想像,他才隻有十七歲,怎麼可以將這作品的思想表達得這麼準確,就仿佛已經彈了數十年的貝多芬一樣。”,周廣仁帶著讚賞的目光說道。